独对银灯谁是伴,更嫌罗帐绣双鸾。
《闺情复次前韵·其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夜晚的孤独与哀愁。首句“万花时节恨弥漫”以繁花盛开的季节反衬出内心的愁绪,暗示着即便是在生机勃勃的春天,她的心中也充满了无法排解的忧伤。接着,“况是孤衾怯夜寒”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夜深人静之时,单薄的被褥难以抵御寒冷,同时也象征着心灵深处的寂寞与无助。
“独对银灯谁是伴”一句,将画面聚焦于女子独自面对银色灯光的情景,强调了她的孤单无依,连一盏灯都成了唯一的伴侣。最后,“更嫌罗帐绣双鸾”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女子对伴侣的渴望和对当前孤独状态的不满。绣有双鸾的罗帐本应是温馨浪漫的象征,但在她眼中却成了更加凸显孤独的元素,因为这双鸾并非现实中陪伴她的对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意象运用,深刻地展现了女性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以及面对孤独时的无奈与挣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玉漏迟·其二秋夜对月偶忆少陵"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之语,因写其意
碧空圆镜展。无端幻出,交柯零乱。
望里阴阴,占却广寒庭院。
自倚阎浮树影,怎禁得、吴郎偷眼。尘雾卷。
丁丁玉斧,等闲飘散。
遥睇露脚斜飞,似坠叶霜林,峭风轻剪。
唤作天香,终是药娥愁见。
记否王孙去久,且归咏、淮南秋怨。清漏转。
霓裳旧歌重按。
金缕曲.书扇赠徐湘浦世叔
草色侵书幌。昼初长、燕语雕梁,山明翠嶂。
积雨新晴天一碧,夜夜风清月朗。
最好是、松间石上。
世味炎凉禅味远,篆烟轻、隔院钟敲响。
游仙梦,蓬瀛想。
幽人此际诗情爽,占韶华、有酒须倾,有花须赏。
万绿阴遮临水阁,试把纱窗洞敞。
一任取、凭栏四望。
手拍红牙翻水调,出诗词、付与青童唱。
檐樱熟,蔷薇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