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一 编 宋 /陆 游 一 编 垂 首 北 窗 前 ,皎 皎 宁 当 逐 物 迁 ?道 有 废 兴 何 与 我 ,心 无 媿 怍 始 知 天 。昔 尝 西 戌 八 千 里 ,今 复 东 归 三 十 年 。死 去 虽 无 勋 业 事 ,九 原 犹 可 见 先 贤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垂首(chuí shǒu)的意思:低下头颅,表示惭愧或懊悔。
东归(dōng guī)的意思:指东方的归宿,表示东方的归还或返回。
废兴(fèi xīng)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失去兴盛、衰落。
何与(hé yǔ)的意思:何与是一个用于反问的成语,表示对某种事情的无所谓或无关紧要。
皎皎(jiǎo jiǎo)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
九原(jiǔ yuán)的意思:指九个原始的草木丛生的地方,也指原始的状态。
可见(kě jiàn)的意思:明显可见,可以看到或察觉到
愧怍(kuì zuò)的意思:愧怍是指因为自己的过失、错误而感到羞愧和惭愧。
宁当(níng dāng)的意思:宁可选择某种不太理想的情况,也不愿意选择另一种更糟糕的情况。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无愧(wú kuì)的意思:没有辜负
先贤(xiān xián)的意思:指已故的有德行、有贡献的前辈人物。
勋业(xūn yè)的意思:指功勋卓著的事业或业绩。
业事(yè shì)的意思:
事情;事业。《国语·鲁语上》:“大惧乏 周公 、 太公 之命祀,职贡业事之不共而获戾。” 汉 焦赣 《易林·兑之离》:“东壁餘光,数暗不明,主母嫉妬,乱我业事。”
犹可(yóu kě)的意思:还可以;尚可
逐物(zhú wù)的意思:追求物质财富和享受。
- 翻译
- 一卷书放在北窗前,明亮洁白不愿随世流转。
道路有兴衰变迁,与我何干?只有内心无愧,方知天意。
昔日曾西行戍守八千里,如今又向东归来已三十年。
即使死去,虽无显赫功绩,但先贤们的遗迹仍可见到。
- 注释
- 一编:一卷书。
垂首:放置。
北窗前:北窗边。
皎皎:明亮洁白。
宁当:宁愿。
逐物迁:随世俗变迁。
道有废兴:世间道路有兴衰。
何与我:与我有何关系。
心无愧怍:内心无愧疚。
始知天:才明白天意。
昔尝:昔日曾经。
西戍:向西戍守。
八千里:极远的距离。
今复:如今再次。
东归:向东回归。
三十年:三十多年。
死去:去世后。
勋业事:显赫的事迹。
九原:墓地。
见先贤:瞻仰先贤。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一编》,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沉思和对先贤的怀念。首句“一编垂首北窗前”,描绘了诗人静坐窗前,专注阅读或写作的情景,显示出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时光的珍视。次句“皎皎宁当逐物迁”则暗示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坚守内心的原则。
第三句“道有废兴何与我”,反映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他认为个人的荣辱与道义的兴衰无关。第四句“心无愧怍始知天”,强调了内心的坦荡和对天理的敬畏,表明他行事问心无愧,遵循道德准则。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西行戍守八千里,经历艰辛岁月,如今东归已三十年,感慨时光荏苒。最后一句“死去虽无勋业事,九原犹可见先贤”,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遗憾,但即使如此,他仍能从先贤的精神中得到安慰和启示。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哲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展现了他坚韧不屈的人格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