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秦淮官柳二首·其一》
《秦淮官柳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贺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秦淮两潮西复东,淮边杨柳薰风

送春白花漠漠,避日黄鸟啼匆匆

彭泽多倦官叹,桓琅邪衰病翁。

此身会复有健日,拟就绿阴横钓篷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花(bái huā)的意思:形容徒劳无功、白费心机的事情。

匆匆(cōng cōng)的意思:匆忙、急忙。

钓篷(diào péng)的意思:指人在钓鱼时,用篷布遮蔽阳光,以便更好地观察鱼的动向。比喻利用一定手段来观察和研究事物。

琅邪(láng yá)的意思:指音乐声、歌声等悦耳动听的声音。

漠漠(mò mò)的意思:形容景色模糊、朦胧不清。

彭泽(péng zé)的意思:指人物的形貌或装束非常华丽,多用于形容女子妆容娇艳。

秦淮(qín huái)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衰病(shuāi bìng)的意思:指人体衰弱疾病

送春(sò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离去,夏天的到来。

薰风(xūn fēng)的意思:指风吹过后,留下的芳香气味。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翻译
秦淮河的潮水往西又往东流,河边的杨柳在暖风中沉醉。
白色的花朵随春天离去,无边无际,黄鸟忙着躲避阳光,叫声急促。
陶渊明常因官场疲倦而感叹,现在的桓温已是一位衰弱多病的老翁。
我期待着身体恢复健康的那一天,在绿荫下撑起钓鱼的小篷船。
注释
秦淮:地名,指秦淮河,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
酣薰风:形容春风醉人,温暖舒适。
白花:指白色花瓣,象征春天的凋零。
避日黄鸟:指善于避开阳光的黄莺。
陶彭泽:陶渊明,字彭泽,东晋诗人。
桓琅邪:桓温,字元子,东晋将领,琅邪郡人。
健日:健康的日子。
绿阴:绿色的树荫。
钓篷:钓鱼时使用的简易小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秦淮河两岸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首句"秦淮两潮西复东"展现了秦淮河水流的动态,潮水往复,象征着时光的流转。"淮边杨柳酣薰风"则描绘了春天里杨柳依依,微风吹拂的景象,充满了生机。

"送春白花去漠漠"写的是春天即将离去,白色的花朵在风中飘散,形成一片迷茫的景象。"避日黄鸟啼匆匆"进一步渲染了春光消逝的氛围,黄鸟急促的啼鸣似乎在催促着春天的离去。

诗人引用陶渊明(彭泽)和桓温(琅邪)的典故,"陶彭泽多倦官叹"暗指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而"桓琅邪今衰病翁"则借桓温自比,表达自己年老体衰的状态。然而,诗人在尾联"此身会复有健日,拟就绿阴横钓篷"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能恢复健康,过上悠闲的垂钓生活,在绿荫之下享受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秦淮河为背景,通过景物描写和典故运用,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贺铸

贺铸
朝代:宋   字:方回   号:庆湖遗老   籍贯:卫州(今河南卫辉)   生辰:1052~1125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猜你喜欢

碧渠为李宗朝赋

白云深处有山庄,分得清渠入小塘。

水面雨翻菱叶乱,门前风过稻花香。

竹床不作劳生梦,石砚惟钞种树方。

樵子是兄渔是弟,卜邻何计得连墙。

(0)

寄季华弟读书石湖草堂

青山遥入梦,诗寄别愁生。

雨过添秋色,云开验晚晴。

藤花铺地满,涧水入池平。

转忆湖边好,中宵月倍明。

(0)

初晴许元昭招看吉祥寺梅

言别长干久,相思积雨重。

忽惊梅蕊发,如与故人逢。

入寺幽香绕,方春冷艳浓。

怜君疏傲似,相对益情钟。

(0)

归路

归路数千里,斜阳咫尺间。

角声断城堞,离恨起乡关。

宿鸟先人入,江流背客还。

月中听砧杵,游子复何颜。

(0)

忆槎上旧居

千古浮槎处,吾庐乃在兹。

云沙重护宅,潮汐宛通池。

野鸟啼花径,渔人唱竹枝。

白衣诸故老,伏腊互传卮。

(0)

重阳前一日泊新安

乱帆天外落,野泊数家村。

萤火依丛薄,虫声出草根。

雨收山渐碧,云翳月微昏。

客里重阳近,何人送一樽。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