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啸(cháng xiào)的意思:指高声长时间地吹口哨或吹号角等发出的声音
朝天(cháo tiān)的意思:指向上延伸,直立而高耸。
蚩吻(chī wěn)的意思:形容人的脸色或表情极为丑陋。
丹阳(dān yáng)的意思:指红色的阳光、火焰等。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封树(fēng shù)的意思:指封存、封闭树木,比喻不让人知道真相或隐藏事实。
干天(gàn tiān)的意思:指天干的排列顺序。
回顾(huí gù)的意思:回顾指回头看、再看一遍。表示回顾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江潮(jiāng cháo)的意思:指江水的潮汐,也比喻形势变化迅速、人事变动剧烈。
累累(lěi lěi)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到不可胜数或积累到极大的程度。
龙虎(lóng hǔ)的意思:比喻强者或有权势的人。
毛发(máo fà)的意思:指微小的功绩或微不足道的贡献。
庙貌(miào mào)的意思:指外表装饰华丽,但内在却空虚无物的现象。
明灭(míng miè)的意思:明亮和昏暗交替出现,形容光明的变化。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清淮(qīng huái)的意思:指清澈明亮的水,比喻人的心地纯洁无私。
青苔(qīng tái)的意思:指长满石头或地面的苔藓,比喻长期未被打理或使用的事物。
日晏(rì yàn)的意思:指太阳快要落山,天色渐晚的时候。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神州(shén zhōu)的意思:指中国,意指中国是一个伟大而神圣的国家。
生气(shēng qì)的意思:指人因愤怒或气愤而产生的情绪。
石子(shí zǐ)的意思:指为了达到目的,不怕艰辛困苦,甘愿忍受痛苦,吃尽苦头,做出牺牲和努力。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天步(tiān bù)的意思:形容步伐轻快、灵活自如,如行走在天空一般。
瓦棺(wǎ guān)的意思:指用瓦片制成的棺材。
巫祝(wū zhù)的意思:巫祝是指古代的巫师和祭祀的人,也泛指神秘的、能预言未来的人。
昔人(xī rén)的意思:过去的人,古代人
星陨(xīng yǔn)的意思:指星星从天空中坠落,比喻人才或者名望的消失。
烟雾(yān wù)的意思:指事物表面的迷惑或虚幻现象。
一长(yī ch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具有突出的才能、技能或成就。
英姿(yīng zī)的意思:指人的仪态、风度、姿态等方面表现出的英俊、美丽的样子。
云旂(yún qí)的意思:指高高飘扬的旗帜,象征着力量和威严。
正骨(zhèng gǔ)的意思:指医治骨折或骨伤。
忠孝(zhōng xiào)的意思:忠诚和孝顺
蛛丝(zhū sī)的意思:指微小的线索或蛛网
- 鉴赏
这首诗《谒卞忠贞庙》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对卞忠贞庙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句“清言坠神州,鸣甲干天步”以清雅之言喻指卞忠贞的高尚品德,如同清风般洒落于神州大地,其言行影响深远,如同金戈铁马在天际回响。接下来“元规一长啸,星陨丹阳渡”运用典故,借元规(即王羲之)的长啸,象征卞忠贞的英勇事迹,如同星辰陨落,留下不朽的传说。
“千秋两旴眕,忠孝留封树”表达了卞忠贞对国家和家族的忠诚与孝顺,他的事迹被后世铭记,如同封树一般,成为千秋万代的典范。接着“生气奕云旂,英姿飒回顾”描绘了卞忠贞英勇的形象,如同云旗飞扬,英气勃发,令人回味无穷。
“山川毛发寿,龙虎江潮怒”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烘托出卞忠贞的崇高精神,山川因他的存在而充满生机,江潮因他的英勇而激荡。接下来“清淮缭未垣,蚩吻有翔鹭”则以清淮的蜿蜒曲折和飞翔的白鹭,象征着卞忠贞的清廉与高洁。
“瓦棺青苔春,巫祝蛛丝暮”描绘了庙宇的景象,瓦棺上覆盖着青苔,春天的气息弥漫,巫祝的祷告声与蜘蛛网交织在傍晚的暮色中,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最后“岂无朝天彦,谁吊昔人墓”表达了对卞忠贞的怀念,即使无人前来祭拜,但他的精神永存人间。
“累累石子冈,明灭芳草路”描绘了庙宇周围的环境,石子冈上堆积着石块,芳草丛生的小路上时隐时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而“黄舆埋正骨,庙貌存遗慕”则点明了卞忠贞的陵墓,黄舆(古代帝王或贵族的车驾)象征着他的地位与尊严,庙貌则寄托了后人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卞忠贞的英雄形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其崇高的敬意与怀念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红情.春尽日,过袁又恺枫江草堂,索赋红蕙词
空山艳到。正霁痕消雪,霓裳换了。
妆晕新娇,楚水湘云梦春晓。
莫是灵妃醉后,倚酡颜、双蛾替扫。
待开帘、静抚瑶琴,愁思满残照。漫笑。同心少。
护一曲朱栏,一分花好。冷枫句杳。
重与镌题咏香草。
拟采红心吊古,怅美人、碧波缥缈。
又粉痕、吹尽也,鹃啼春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