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堣斋守赣州二首·其二》
《送王堣斋守赣州二首·其二》全文
明 / 王慎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露冕何其贵,安车朱两轓。

凋残方待牧,命数岂徒尊。

偃草风尚烹鱼悟政烦。

君心已如此相别更何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车(ān chē)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提供安全保障。

凋残(diāo cán)的意思:指花木凋谢、植物凋零,形容事物衰败、残破无存。

风尚(fēng shàng)的意思:风尚指的是一种社会风气、流行趋势或时尚潮流。它是指人们在特定时期对待事物的态度、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总和。

何其(hé qí)的意思:多么,何等

露冕(lù miǎn)的意思:指皇帝或王侯亲自出席朝会或宴会,戴着帽子露出帽顶。

命数(mìng shù)的意思:命运、命运的安排。

烹鱼(pēng yú)的意思:指对待人或事态度强硬,毫不留情。

岂徒(qǐ tú)的意思:不仅仅是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相别(xiāng bié)的意思:相互分别,告别离去。

偃草(yǎn cǎo)的意思:指隐藏身份,保持低调,不引起注意。

知风(zhī fēng)的意思:指对风向有所了解,能够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的《送王堣斋守赣州二首(其二)》。诗中以“露冕”、“安车”等古代官职象征之物,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赴任的感慨与祝福。首句“露冕何其贵,安车朱两轓”以“露冕”和“安车”描绘了友人即将离任时的庄严与尊贵,同时也暗示了其官职的显赫。接着,“凋残方待牧,命数岂徒尊”两句则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前往偏远地区任职的担忧与理解,暗示了仕途的不易与命运的无常。

“偃草知风尚,烹鱼悟政烦”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通过“偃草”与“烹鱼”的行为,形象地展现了友人在地方治理中的智慧与辛劳,以及对当地风俗习惯的尊重。最后,“君心已如此,相别更何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感与理解,即使面对离别的伤感,也难以找到合适的言语来表达心中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即将赴任的场景描绘,以及对其为官之道的理解与赞赏,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王慎中

王慎中
朝代:明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孙锡种盆菊,列为河图

菊布河图眼自宽,缁衣如海不相干。

幽姿过雨秋逾好,清意冰人夏亦寒。

晚节独宜高自重,落英虽美竟谁餐?

春风桃李非知己,珍重瑶琴勿浪弹。

(0)

次韵家西隐叔见寄

前人硕德集隆禧,二百馀年运未衰。

薄劣何堪文学掾?登庸幸际圣明时。

蹇驴破帽随缘好,淡饭黄齑到处宜。

三读来诗殊有感,贻名善恶敢忘思?

(0)

闻新事

平原草木几无主,金谷楼台半是尘。

已信齐桓能辅国,焉知陈胜足亡秦?

国家自昔明刑宪,天地由来有鬼神。

太息渠侬终不悟,翛然吾自爱吾贫。

(0)

题刘翀霄五世图

昔闻康节翁,慈母八十馀。

阶前小稚子,欢笑娱相呼。

甘旨足丰俭,自谓此乐无。

今君祖母秦,九十康强俱。

牙齿尽完好,起居不资扶。

鲜鲜芙蓉裳,皎皎明月裾。

綵舆亲迎养,独觉爱日舒。

有儿俱白颠,有孙亦银须。

曾玄绕膝下,日向庭闱趋。

一门极孝友,五世咸怡愉。

矧君自奇士,振策当要途。

风云接平步,日月明亨衢。

覃恩追考妣,盛事誇里闾。

苟非母厚德,此福宁独居?

恨无汉史笔,逐一为母书。

嗟予辱同姓,感念成长吁。

祖年百又一,孙子纷如圭。

深衣昼锦缘,曾绘家庆图。

寿康世莫比,好事传京都。

翰林欧苏辈,诗颂焉可诬?

及今甫七载,往事浮云徂。

我恨岂有极,君乐当何如?

题诗卷还君,悠然泪盈袪。

(0)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其三

胸次寡尘虑,随寓皆可乐。

孰云柴桑里,不似麒麟阁。

雨馀草初生,风定花自落。

荣辱今两忘,遗经在牛角。

(0)

生日戏书

天弧之南老星公,素发垂耳冠夫容。

青鸾引车双羽童,翩何姗姗来御风。

我生甲子旬再逢,颠倒扑漉随飞蓬。

磬折而趋跽鞠躬,神人妙颜冰雪容。

遗我松子种作松,流肪千年虎珀红,尔能得之寿乃翁。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