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陈伯修殿院·其三》
《悼陈伯修殿院·其三》全文
宋 / 黄裳   形式: 七言绝句

少年科第少能攀,未及登庸梦已阑。

岂意盖棺尤有地,于飞同在戏鱼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登庸(dēng yōng)的意思:指君主登上王位,成为国家的统治者。

盖棺(gài guān)的意思:指人死后,将棺材盖上,表示事情彻底结束,无法挽回。

科第(kē dì)的意思:指官职高的人,也指高级官员。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未及(wèi jí)的意思:未能达到或比不上

鱼山(yú shān)的意思:鱼山是指一个人在水中浮动,宛如在山上行走一样。形容人在水上行走自如,游刃有余。

于飞(yú fēi)的意思:指人在某事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或突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裳为悼念陈伯修殿院所作,名为《悼陈伯修殿院(其三)》。诗中表达了对陈伯修未能实现年轻时追求功名之梦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对其身后仍能有所作为表示感慨。

首句“少年科第少能攀”,描绘了陈伯修年轻时渴望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但未能如愿的情景。科举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重要途径,象征着个人社会地位和成就的象征。然而,“少能攀”表明他的努力并未得到预期的结果,流露出一种遗憾与失落。

次句“未及登庸梦已阑”,进一步说明陈伯修虽未达到功名的顶峰,但其追求功名的梦想已经破灭。这里的“登庸”指登上权力的巅峰,暗示陈伯修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差距,使得他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第三句“岂意盖棺犹有地”,转而表达出一种意外与感慨。意即陈伯修虽然未能在生前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在死后,他依然能够找到安息之地,这或许是对他的另一种形式的认可与安慰。这句话蕴含着对生命短暂与不公的思考,以及对逝者后世影响的肯定。

最后一句“于飞同在戏鱼山”,以具体场景描绘陈伯修与他人共处的安详之地——戏鱼山。这里可能寓含着对陈伯修在另一个世界中获得平静与满足的想象,与首句形成呼应,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祝福。同时,“于飞”一词也借用了成语“鹏程万里”的典故,寓意陈伯修虽生前未能展翅高飞,但在死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超越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伯修一生追求与最终归宿的描述,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对其人生轨迹的感慨,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生死、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探讨。

作者介绍

黄裳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尔汝歌/清商怨.尔汝歌

劳生羁宦未易处。赖醉□□□。

白眼青天,忘形相尔汝。□□□□□□。

□□□,送君南浦。雪暗沧江,□□□□□。

(0)

酬桂林从叔

江到三湘尽,山围八桂深。

龙蛇寒下蛰,雾露昼多阴。

迢递驰梅信,殷勤访竹林。

淮南风土美,留滞亦何心。

(0)

许永席上赋

流浪江湖跨两年,西风犹驻木兰船。

可人方外二三子,与尔樽中十八仙。

处士妄同公子议,曲生未减索郎贤。

自怜衰病方轰饮,也在刘家幕下天。

(0)

送周子上赴宜春

忆昔昌黎伯,直谏气凛然。

又闻赞皇公,直道薄云天。

堂堂两宗工,盖世勋无前。

朅来著此邦,仰山同不骞。

公今又继往,相望三百年。

风流虽已矣,遗迹俨弗愆。

邦风杂未纯,雕俗顽莫镌。

要须痛一洗,兴氓作其贤。

束吏缚猛虎,爱民烹小鲜。

课为天下最,名压坐中先。

凤尾催归诏,看看下小旃。

践槐知不晚,开旦促曹鞯。

(0)

碧泉九日有感·其一

祝融地势东南俯,西北星辰拱汉关。

冷落山河凭玉几,凋残名物损朱颜。

西风凛凛鹏空抟,朔雪飘飘雁亦寒。

正恐中原消息断,问谁曾到五陵间。

(0)

春事·其二

走马寻春西复东,夭桃零落委残红。

可怜日暮天低处,但有梨花弄晚风。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