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庭白如霜,洼水明似银。
丹崖栖娥驾,宛逢脩桂伦。
听法阶下松,指月传来真。
薜萝(bì luó)的意思:指藤本植物的一种,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美丽而娇嫩。
半弓(bàn gōng)的意思:指拉弓时只拉到一半,形容工作、学习等不够努力,不够尽力。
淙淙(cóng cóng)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清脆悦耳。
丹崖(dān yá)的意思:指险峻的悬崖峭壁。用于比喻困难重重,形势危急的境地。
得句(de jù)的意思:得到了教训或教益。
冬月(dōng yuè)的意思:指冬天的月份,也指寒冷的冬季。
分疏(fēn shū)的意思:分散、疏远。
何期(hé qī)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绝尘(jué chén)的意思:指超越尘埃,高出一等的意思,形容出类拔萃,超群出众。
可人(kě rén)的意思:指人的外貌、气质或性格让人感到可爱、令人喜欢。
涟沦(lián lún)的意思:形容水面波动,泛指事物变动不定,无常的状态。
明灭(míng miè)的意思:明亮和昏暗交替出现,形容光明的变化。
摩诘(mó jié)的意思:摩诘是一个佛教词语,指的是修行者通过苦行和修炼来摧毁自我,达到解脱的境界。
犬吠(quǎn fèi)的意思:指小狗的叫声,比喻微不足道的声音或无足轻重的事物。
扫榻(sǎo tà)的意思:指拂去床上的尘土,比喻清除害羞、犹豫、顾忌等心理障碍,勇往直前。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松筠(sōng yún)的意思:松筠是指松树和竹子,象征着高洁和坚贞。
洼水(wā shuǐ)的意思:指处于低洼地势中的水,也比喻处境困难、陷入困境的状态。
辋水(wǎng shuǐ)的意思:辋水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辋”指的是古代用于牵引车辆的车轮,而“水”则表示水流。辋水的基本含义是指车轮在水中转动,形容车轮转动非常顺畅。
寻胜(xún shèng)的意思:寻找胜利或成功的方法或途径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一如(yī rú)的意思:与……一样,没有任何差别
璎珞(yīng luò)的意思:指华丽的珠宝或装饰品。也用来形容华丽辉煌、富丽堂皇。
幽籁(yōu lài)的意思:指清幽悦耳的音乐声。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指月(zhǐ yuè)的意思:指月是一个表示夸奖或赞美的成语,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超出寻常,如同指着高悬的明月一样出众。
知爱(zhī ài)的意思:了解并珍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香山宿月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和禅意。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冬夜的景色,从月色到岩石、松竹、庭园、溪水,再到远处的灯火,每一处都充满了静谧与和谐。
“山中宜宿月,冬月亦可人。” 开篇即点明主题,山中之月,冬日之月,皆能给人以温暖与宁静的感受。接着,“岩斋此扫榻,岭衔半弓新”,写出了诗人安坐于山中岩斋,面对新月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寒影疏薜萝,幽籁摇松筠” 描述了月光下山林的景象,寒风中薜萝的稀疏影子与松竹的摇曳之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生动的画面。接下来,“閒庭白如霜,洼水明似银” 则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纯净与明亮,庭中如霜般洁白,洼水则映照着月光,闪烁如银。
“寻胜不虑冷,得句迥绝尘” 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追求与内心的纯净,即使在寒冷的冬夜,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接下来的“丹崖栖娥驾,宛逢脩桂伦” 则通过想象中的仙女与修长的桂树,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神秘与超脱之感。
“听法阶下松,指月传来真” 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真理的感悟,仿佛在松树下聆听佛法,月光指引着心灵的真谛。最后,“淙淙璎珞岩,辋水动涟沦” 描绘了岩石间流水的声音如同佛珠的轻响,辋水的波纹则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充满禅意与自然之美的佳作。
老懒清吟口角钤,任真虚一性安恬。
士农轨范一身任,孔老穷探两者兼。
斋舍晦晨鸡弗已,翱翔晚节蔗弥甜。
平生缘业今何憾,伫返神魂倍蓰添。
若个生涯论屋谷,课催童子具醪盐。
俊游稍谢出囊颖,道念常嗤隔日痁。
拟古纰疏何柳骨,摄生精密必张髯。
鹤轩发兴从讥晏,雁塔乘时定合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