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张 才 甫 知 池 阳 宋 /曹 勋 频 向 长 亭 折 柳 枝 ,客 中 送 客 动 愁 思 。未 论 莲 社 重 分 袂 ,第 喜 牙 璋 再 把 麾 。旁 塞 兵 民 须 旧 德 ,长 淮 风 月 待 新 诗 。行 看 紫 诏 求 耆 宿 ,正 是 霜 天 清 晓 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兵民(bīng mín)的意思:指军队和人民,泛指军民关系。
长亭(cháng tíng)的意思:指长亭,是古代道路上的休息站,也是旅人告别亲友的地方。成语“长亭”比喻离别的场景或情景。
长淮(cháng huái)的意思:指人的品质高尚,道德修养深厚。
愁思(chóu sī)的意思:愁思指因忧虑、担忧而感到忧愁的思考和思绪。
分袂(fēn mèi)的意思:分别离开,分手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旧德(jiù dé)的意思:指老一代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
客中(kè zhōng)的意思:指在他人的地盘上,客人应当遵守主人的规矩。
莲社(lián shè)的意思:莲社是一个古代的文学社团,指的是聚集文人墨客的地方。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群文人墨客的聚会。
柳枝(liǔ zhī)的意思:柳枝是指柳树的枝条,比喻柔弱、脆弱的事物。也用来形容柔弱的女子。
耆宿(qí sù)的意思:指年纪大、经验丰富的人。
霜天(shuāng tiān)的意思:霜天指寒冷的冬天。
送客(sòng kè)的意思:指送别客人离开。
天清(tiān qīng)的意思:指天气晴朗、天空明朗。
新诗(xīn shī)的意思:指创作于近代的诗歌形式,与古代诗歌形式相对。
行看(xíng kàn)的意思:观察行动,行为表现。
牙璋(yá zhāng)的意思:指人的牙齿之间的缝隙。比喻微小的空隙或间隔。
诏求(zhào qiú)的意思:指皇帝或上级向下属发出命令或要求。
折柳(zhé liǔ)的意思:指离别时伤感的情绪。
正是(zhèng shì)的意思:表示正好、正当、恰恰是。
紫诏(zǐ zhào)的意思:指皇帝的谕旨或诏书。也用来形容权威的命令或指示。
- 注释
- 频:常常。
向:对着。
长亭:古代设在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常用于送别。
折:折断。
柳枝:古人折柳送别,寓意离别与挽留。
莲社:佛教社团,这里借指文人雅集。
重分袂:再次分离。
第:只。
牙璋:古代象征军事权力的玉器,这里指新的任命。
旁塞:边境地区。
兵民:士兵和百姓。
旧德:过去的德行或威望。
新诗:新的诗歌创作。
紫诏:皇帝的诏书,表示朝廷征召。
耆宿:年高有德的人。
霜天清晓:寒冷的清晨。
- 翻译
- 常常在长亭边折下柳枝,离别之际增添了许多忧愁。
还未谈及莲社再次分别的伤感,只因接到新的任命而感到欣喜。
边境的士兵和百姓需要旧有的德行来安抚,淮河两岸的风景期待着你的新诗篇。
不久将看到朝廷的紫诏征召老一辈贤者,此时正是霜天破晓的清新时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送张才甫知池阳》,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张才甫赴任池阳时的情感与期待。首句“频向长亭折柳枝”描绘了频繁在长亭送别的情景,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离别,折柳寓含惜别之意。次句“客中送客动愁思”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因为自己也在客中,又在送别他人,双重的离别情绪油然而生。
“未论莲社重分袂”中的“莲社”可能指的是文人雅集,暗示张才甫此去可能会有再次相聚的机会,但目前只能暂别。“第喜牙璋再把麾”则表达了对友人再次被委以重任的欣慰,牙璋是古代指挥军队的信物,这里象征着权力和责任。
“旁塞兵民须旧德”强调张才甫应凭借过去的德行赢得边塞军民的信任,显示出对他的品德的期许。“长淮风月待新诗”则寄寓了诗人希望他在新的任职地能创作出反映边塞风情的新诗,流露出对文学才华的赞赏。
最后两句“行看紫诏求耆宿,正是霜天清晓时”预祝张才甫接到朝廷的任命,犹如清晓时分的阳光,充满希望。同时,“霜天清晓”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前程的祝愿,希望他能在艰难环境中展现出坚韧和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离别的哀愁,又有对友人的鼓励和期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才的赞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叠拟聚星堂韵
拈出天花示迦叶,一笑至今须鬓雪。
昨吟禁体效欧苏,沓拖流风殊未绝。
冀北方欣麦针绿,江南应报梅腰折。
望中峰势忽如迷,旋教万径人踪灭。
收馀活火煮三清,飕飂古鼎松风掣。
乱侵屐齿乍凹凸,细洒帘旌仍委缬。
诗翁竞胜巧形容,岛瘦郊寒全不屑。
清欢渴望两相争,此景年来曾几瞥。
朱鸟温暾绵袄披,三希佳事还堪说。
明窗净几展时晴,古法平沙划锥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