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周 仲 章 使 君 宋 /王 安 石 看 君 东 下 霅 溪 船 ,回 首 纷 纷 已 五 年 。簪 笔 少 留 吾 所 望 ,剖 符 轻 去 此 何 缘 。高 麾 行 路 穿 秦 树 ,骏 马 归 时 著 蜀 鞭 。子 墨 文 章 应 满 箧 ,承 明 宣 室 正 详 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承明(chéng míng)的意思:接受明主的命令或指示,承担责任。
东下(dōng xià)的意思:指人往东南方向行动或下山。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何缘(hé yuán)的意思:缘分如何,为何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骏马(jùn mǎ)的意思:指骏马,比喻出色的人才或者优秀的事物。
明宣(míng xuān)的意思:明确宣布或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观点。
所望(suǒ wàng)的意思:指所期望、所希望的事物。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详延(xiáng yán)的意思:详细、详尽地延伸、推敲。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宣室(xuān shì)的意思:宣扬自己的才能或成就。
簪笔(zān bǐ)的意思:指插在头发上的笔。
子墨(zǐ mò)的意思:指儿童学习书法或绘画时的笔墨。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送周仲章使君》。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友人才能的赞赏与期待。
“看君东下霅溪船”一句,以动人的画面开篇,描绘出友人乘船远去的景象,"霅溪"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名,或者仅仅是一个诗意地名,用以渲染离别之情。
“回首纷纷已五年”表达了时光流逝,转眼间已过五年的感慨,也暗示着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不舍的复杂情感。
“簪笔少留吾所望,剖符轻去此何缘”两句中,“簪笔”指的是文书信件,"剖符"则是古代官府之间传递文书时用以证明真伪的凭证。诗人希望友人在离别时能留下一些文字作为纪念,但同时也感到友人的离开似乎有些仓促和不解之缘。
“高麾行路穿秦树,骏马归时著蜀鞭”两句描写了友人旅途中的壮丽景象和奔驰的骏马,"高麾"指的是高举的马鞍,"秦树"和"蜀鞭"则分别代表着秦地和蜀地,这里可能暗示友人的使命将带他穿越大江南北。
“子墨文章应满箧,承明宣室正详延”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朋友文采的赞赏与期待,“子墨”指的是周仲章,"文章应满箧"意味着他的文学作品像箧中的珍宝一样丰富和充实。"承明宣室正详延"则是希望他能在仕途中光耀门楣,得到皇帝的赏识。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王安石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文学功底,也透露出对友人未来旅途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二月二日阻风呈风行
平居说江湖,似若苦饥渴。
及今落吾手,谓可娱朝夕。
胡为连日行,乃复形叹息。
使风不终朝,阻风有并日。
欲行波涛恐,欲住饿馁迫。
吾舟仅如芥,吾命真若发。
吾罪不足云,吾家复何说。
不唯风浩荡,更直雨骚屑。
鸡啼三家幽,鸟度万里阔。
遥闻君山青,旧咏高楼月。
何当俱醉倒,梦去山南北。
蕃欲为辰阳之行适寺簿先生以使事来武陵既获
岁事有丰俭,民情关悴荣。
蓄储虽具数,郡邑颇空名。
为国深存虑,劳公作是行。
违离频领引,邂逅复心倾。
有志空前躅,无成愧此生。
匆匆还进棹,覃查仅班荆。
对雨埙篪句,看云手足情。
千林唤归去,一雨劝催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