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偶成二首·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出自明代僧人释函可之手,名为《夜坐偶成二首(其一)》。诗中探讨了自我反省与对他人的责备之间的平衡,以及在追求仁德与牺牲自我之间的抉择。
首句“责躬宜独厚”,意味着自我反省时应对自己格外宽容,强调了自省的重要性,但同时也提醒不应过于苛责自己。接着,“责人宜用宽”则指出在对待他人时,应当更加宽容和理解,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恕道”。
“成仁谁不愿”,表达了对实现仁德的普遍渴望,每个人都希望成为道德高尚的人。然而,“杀身良所难”则揭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艰难,甚至可能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反映了仁德之路的崇高与不易。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我与他人的责备尺度,以及对仁德追求的渴望与实践的难度,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思考。释函可以禅宗的智慧,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平衡,既不沉溺于自我批评,也不轻易对他人苛责,同时勇敢地追求内心的道德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一寸金
楼倚寒城,隔岸江山见东越。
望远红千尺,游丝起舞,空青一段,斜阳明灭。
孤树秋声歇。霜枝袅、尚留病叶。
阑干外、带郭人家,蜂房几盘折。
我独逍遥,乘虚凭远,天风醒毛发。
问西窗停烛,谁吟巴雨,连床鼓瑟,谁弹湘月。
消得青鸾下,分明是、绛台紫阙。
何时约、姑射仙人,试手回剪雪。
过郑氏幽居
趁雨过云关,东风尚峭寒。
野花浑未放,石路卒难乾。
薄酒无多酌,穷途信少欢。
归来借蓑笠,莫作老坡看。
送峿侍者游茅山
云开三茅古洞天,借风一棹荆溪船。
所思绵绵常在梦,此行冉冉如登仙。
汲泉净洗黄独雪,斸石深耕瑶草烟。
蕙帐香凝蒲坐暖,共读南华秋水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