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扶南曲·其一》
《扶南曲·其一》全文
明 / 杨慎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春人曲房罗绮杂花香。

远思河边草,柔情陌上桑

归来下路,羞见紫鸳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人(chūn rén)的意思:春天的人,指年轻、朝气蓬勃的人。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河边(hé biān)的意思:指河流两岸或河边的事物。

来庭(lái tíng)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问题或交流思想。

罗绮(luó qǐ)的意思:形容华丽、绚丽的服饰或景象。

曲房(qǔ fáng)的意思:指妻子对丈夫的忠诚和顺从。

柔情(róu qíng)的意思:形容温柔和善良的情感。

下路(xià l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支队伍处于败势或劣势。

鸳鸯(yuān yāng)的意思:指夫妻恩爱、形影不离的意思。

远思(yuǎn sī)的意思:深思熟虑,远见卓识

陌上桑(mò shàng sāng)的意思:指两相爱的人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在一起,心生离愁别绪。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扶南曲(其一)》描绘了一幅春天闺中女子的情景。首句“春人辞曲房”写出了女子在春天离开闺房的场景,可能是因为离别或出游。接下来的“罗绮杂花香”通过华丽的衣物和花香,暗示了女子的美丽与环境的温馨。

“远思河边草,柔情陌上桑”两句,女子的思绪飘向远方,可能是对恋人的思念,也可能寓言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河边的草象征着遥远而深情的思念,陌上的桑则可能暗示着女子对农耕生活的想象,寄托着温柔的情感。

最后一句“归来庭下路,羞见紫鸳鸯”,女子归来时,看到庭院中的紫鸳鸯(可能象征着夫妻恩爱),感到羞涩,反映出她内心的微妙情感变化,既有对爱情的期待,又含有一丝娇羞和矜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日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她的柔情与遐想,以及对爱情的微妙感受。

作者介绍
杨慎

杨慎
朝代:明   字:用修   号:升庵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生辰:1488~1559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
猜你喜欢

寄答颜长道·其一

薄命犹多难,浮生未定居。

故人忧已矣,千里问何如。

白发羞明镜,青灯怯细书。

不曾知史馆,何用索枯鱼。

(0)

寄子开

致君意气日方中,许国精诚月贯虹。

一代英豪出门第,当时毁誉岂穷通。

风流身致羲黄上,日夜心随汴洛东。

从使少年轻我辈,只留颜面对吾公。

(0)

送赵承议

先生隐德世难名,晚见诸孙也自成。

颍水向来须好句,道山今日有宗英。

林湖更觉追随尽,巾帽犹堪语笑倾。

勤苦读书终不补,未须墙角弃长檠。

(0)

和寇十一雨后登楼

秀岭归云里,华谯夕照中。

登临终不数,吟笑近多同。

麦秀知春力,人和验岁丰。

预为逃暑约,一快楚台风。

(0)

和吴子副知海斋

法筵应供赖三车,堆案抽身辍算沙。

破暑好风开乐国,脱尘新句散馀霞。

僧奁手汗空留迹,佛几堆红拂委花。

客舍黄粱未应熟,且容秋蝶梦南华。

(0)

何太中挽词二首·其一

课最三川守,名成万石君。

平生欠一识,声烈即多闻。

兜率真归处,琴台只断云。

伤心今夜月,忍便到初坟。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