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二(bǎi èr)的意思:形容非常聪明、机智。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丛祠(cóng cí)的意思:指世居一处的祠堂,也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事物。
篝火(gōu huǒ)的意思:篝火是指在户外或野外搭建的火堆,用来供人取暖、照明或烹饪。
火作(huǒ zuò)的意思:指因愤怒、急躁等情绪而激动,失去理智,行为冲动。
闾左(lǘ zuǒ)的意思:指贤人、能人。
凭妖(píng yāo)的意思:凭借妖怪的力量,指依仗非正常手段或靠不正当的办法达到目的。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树兵(shù bīng)的意思:指在战争中使用树木伪装成士兵,以欺骗敌人的行为。
瓦解(wǎ jiě)的意思:形容事物分崩离析、崩溃瓦解。
百二山河(bǎi èr shān hé)的意思:形容山河众多,数量庞大。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陈涉的描绘,展现了他如何利用民间信仰和力量,最终推翻了庞大的秦朝政权。首句“丛祠篝火作狐鸣”描绘了陈涉在深山密林中的小庙中,点燃篝火,模仿狐狸的叫声,以此来聚集人心,暗示了他利用神秘力量和民间信仰作为号召。接着,“垄卒凭妖亦树兵”进一步说明陈涉不仅依靠妖异之术,更是在民间的支持下,组织起了一支军队,显示了他能够巧妙地利用社会资源和群众力量。
后两句“百二山河终瓦解,不须闾左戍长城”则表达了陈涉起义的成功,意味着他不仅颠覆了强大的秦朝政权(“百二山河”象征秦朝的稳固统治),还避免了让百姓继续承受戍边长城的劳役之苦。这两句诗既是对陈涉起义历史意义的高度概括,也是对人民力量的颂扬,以及对暴政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陈涉的故事,反映了人民群众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觉醒与反抗,以及这种力量对于改变历史进程的重要作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骆马湖
数掠马陵尾,右顾骆马湖。
马饮河腹满,有时吐其余。
减水坝在下,出内河之梳。
亦如梳马毛,其行自卷舒。
六塘亦近之,通漕供仓储。
赋艘来东南,水柜佐转输。
侧闻庙堂上,刻石宏远谟。
此诚关国计,制用耕畜初。
粒粒岂易致,守谷夷吾书。
古人防菜色,亦有非常虞。
运之川则利,藏之仓勿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