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许 从 道 之 子 祖 孙 宋 /刘 过 祖 孙 今 年 几 年 齿 ,两 髻 紞 紞 垂 到 耳 。读 书 要 以 六 经 先 ,次 第 汉 唐 十 七 史 。老 夫 见 之 窃 不 然 ,别 有 一 说 为 举 似 。方 今 孽 胡 日 衰 甚 ,河 朔 早 暮 风 尘 起 。腐 儒 酸 寒 作 何 用 ,国 家 所 欠 奇 伟 士 。丈 夫 立 身 两 字 尽 ,臣 子 忠 孝 而 已 矣 。吾 观 汝 相 头 面 阔 ,颜 色 粗 厚 黑 而 紫 。汝 翁 七 十 鬓 发 转 ,汝 父 科 第 迟 如 此 。与 生 生 死 蠹 文 字 。土 田 官 人 村 夫 子 。不 如 左 弯 右 挟 弓 ,肉 食 封 侯 差 快 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发(bìn fà)的意思:指鬓角上的头发,常用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头发已经开始变白。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然(bù rán)的意思:表示否定,表示不同意或不同情况下的结果。
臣子(chén zǐ)的意思:指效忠君主,尽忠职守的官员或臣民。
次第(cì dì)的意思:表示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次序进行,一个接一个地进行。
村夫(cūn fū)的意思:指农村人,也用来形容土气、粗俗的人。
到耳(dào ěr)的意思:指消息传达到了耳朵里,形容消息传达到了人的耳朵中,引申为消息传达到了某人的耳朵中。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而已(ér yǐ)的意思:表示某事物或某情况只是如此,没有其他更多的含义或价值。
方今(fāng jīn)的意思:指当前,现在,表示当前的情况或时代。
封侯(fēng hóu)的意思:指被封为侯爵,成为高官显贵的意思。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腐儒(fǔ rú)的意思:指那些学识渊博,但却不思进取、墨守成规、追求虚名的儒学者。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官人(guān rén)的意思:指官场上的人,也可指丈夫。
国家(guó jiā)的意思:指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由一定的领土、人民和政权组成的整体。
河朔(hé shuò)的意思:河朔是指河北和山西一带的地方。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举似(jǔ sì)的意思:指事物相似或类似,可以拿来作为比喻或参照。
科第(kē dì)的意思:指官职高的人,也指高级官员。
老夫(lǎo fū)的意思:指年纪大的男性,多用于自称或自嘲。
立身(lì shēn)的意思:指树立起自己的事业或地位,立足于社会。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面阔(miàn kuò)的意思:形容见识广博,眼界开阔。
年几(nián jǐ)的意思:指年纪不大或不到成年的年轻人。
年齿(nián chǐ)的意思:指人的年纪或年代。
奇伟(qí wěi)的意思:形容事物异常奇特、宏伟壮观。
肉食(ròu shi)的意思:指吃肉的人,泛指享受物质享受或富贵人家。
儒酸(rú suān)的意思:形容儒家学派的人对其他学派或观点持批评、讽刺的态度。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生生(shēng shēng)的意思:生生有生命力,形容事物充满活力、永不停息。
食封(shí fēng)的意思:指吃人家的东西,却反咬一口。
十七(shí qī)的意思:指十七岁的年龄,也可以泛指年轻人。
酸寒(suān hán)的意思:形容心情不好,感觉寒冷和不舒服。
田官(tián guān)的意思:指官员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滥用职权。
头面(tóu miàn)的意思:指头和脸,泛指面部。也用来形容地位高、声望大的人。
土田(tǔ tián)的意思:指人土气、呆板、不开窍。
伟士(wěi shì)的意思:指有伟大才能、卓越品德的人。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一说(yī shuō)的意思:表示根据传闻或者一方面的说法来描述某个情况或者某个人。
早暮(zǎo mù)的意思:指时间的早晚,黄昏或日出之时。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忠孝(zhōng xiào)的意思:忠诚和孝顺
祖孙(zǔ sūn)的意思:祖父和孙子,表示家族的血脉传承和家族关系。
村夫子(cūn fū zǐ)的意思:指村庄里的人,常用来形容文化水平低下或缺乏见识的人。
十七史(shí qī shǐ)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的17部正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南北史》、《新唐书》、《旧唐书》、《新五代史》、《旧五代史》、《新宋书》、《旧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和《清史稿》。
- 翻译
- 祖孙今年多大年纪,双髻长垂到耳边。
学习应从六经开始,接着是汉唐十七部史书。
我私下认为并非如此,我有另一种见解来举例说明。
如今异族胡人日益衰弱,河朔地区早晚战乱频起。
迂腐的儒生有何用处,国家急需的是非凡的英雄人物。
男子立身处世,只需忠孝二字足矣。
我看你面相宽广,肤色粗犷黝黑带紫。
你的祖父已年过七十,你父亲科举之路如此坎坷。
一生沉迷于文字,做着土田官吏或村夫农人。
不如左右持弓射箭,封侯拜相的荣华更令人向往。
- 注释
- 齿:年龄。
两髻:儿童的两个发髻。
紞紞:形容发髻下垂的样子。
六经:古代儒家经典。
次第:依次, 接着。
孽胡:指外族入侵者。
河朔:黄河以北地区。
腐儒:迂腐的儒生。
奇伟士:非凡的人物。
忠孝:忠诚和孝顺。
汝翁:你的祖父。
科第:科举考试。
生生死蠹:一生沉迷。
肉食:指有权势的人。
封侯:封爵为侯。
快耳:令人向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老人对其孙辈进行教育与期望的情景。开篇便以“祖孙今年几年齿,两髻紞紞垂到耳”勾勒出孩童天真烂漫的形象,同时也隐含着时间流转、生命成长的意境。“读书要以六经先,次第汉唐十七史”表明老人对孙辈的文化教育有着深远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够先学儒家经典,再广泛涉猎历史知识,以求学养兼备。
然而在“老夫之见窃不然,别有一说为举似”一句中,诗人流露出对传统文化教育方式的一种反思与质疑,似乎认为单纯的书本知识不足以应对现实挑战。紧接着,“方今孽胡日衰甚,河朔早暮风尘起”几句,则描绘出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外患内忧,社会动荡。
诗人通过“腐儒酸寒作何用,国家所欠奇伟士”抨击那些空谈文义、无法为国分忧的腐儒,同时表达了对真正能够担当时局、拯救国家危机的英雄人物的渴望。在“丈夫立身两字尽,臣子忠孝而已矣”一句中,诗人提出了对个人品格与道德修养的高标准,即一个男子应以忠诚和孝顺为根本。
随后,“吾观汝相头面阔,颜色粗厚黑而紫。汝翁七十鬓发转,汝父科第迟如此”几句,则是对祖孙外貌特征的细致描写,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他们成长速度与科举考试成绩的一种期待。
最后,“与生生死蠹文字,土田官人村夫子。不如左弯右挟弓,肉食封侯差快耳”几句,诗人通过对比书生的辛勤与武将的荣耀,表达了对武力价值的一种肯定,认为在那个动乱的时代,武力可能更为重要。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反思,也是对个人品格与社会责任的一种追问,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于历史时局的一种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蚊
饱去樱桃重,饥来柳絮轻。
但知离此去,不用问前程。
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其三
天公号令不再出,十日愁霖并为一。
君家有田水冒田,我家无田忧入室。
不如西州杨道士,万里随身惟两膝。
沿流不恶溯亦佳,一叶扁舟任飘突。
山芎麦曲都不用,泥行露宿终无疾。
夜来饥肠如转雷,旅愁非酒不可开。
杨生自言识音律,洞箫入手清且哀。
不须更待秋井塌,见人白骨方衔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