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惟龙已见,卜云吉其符。
冬春雪雨滋,慰我三农夫。
群然望丰稔,将谓逭饥臞。
芃芃未观麦,青青已瞻蒲。
设十日不雨,此意复虞辜。
丰稔(fēng rěn)的意思:形容土地肥沃,农作物丰收的状态。
圜丘(yuán qiū)的意思:圆形的祭坛,比喻尊贵的地位或权力。
荒芜(huāng wú)的意思:指土地荒废、草木不生,形容景象凄凉、荒凉。
嘉种(jiā zhǒng)的意思:指好的品种、好的种子。比喻优秀的后代或者优秀的事物。
嗟吁(jiē yù)的意思:表示叹息、感叹、慨叹的意思。
举趾(jǔ zhǐ)的意思:举起脚趾,表示非常轻微的动作或小动作。
空庭(kōng tíng)的意思:空无一人的庭院,形容寂静无人的场所。
农夫(nóng fū)的意思:指农民或农业工作者,也用来形容勤劳、朴实、勇敢的人。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三农(sān nóng)的意思: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合称,也是指与农业、农村和农民相关的事物。
身心(shēn xīn)的意思:指言行一致,身体和心灵都积极地付诸实践。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有事(yǒu shì)的意思:有事表示有困难、有难处,需要帮助或解决问题。
云脚(yún jiǎo)的意思:指云彩在山脚下飘动,形容景物美丽壮观。
斋居(zhāi jū)的意思:指修行者在清静的地方专心精神修养,远离尘嚣纷扰的居住状态。
伫立(zhù lì)的意思:指人长时间地站立不动。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雩祭前的斋居生活,以及对农事和丰收的深切关怀。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帝王对于农业和民众福祉的重视。
首句“节惟龙已见,卜云吉其符”,以神话色彩的“龙”象征帝王,暗示祭祀活动的神圣与吉祥。接着,“圜丘将有事,祈岁为民谋”点明了祭祀的目的——为百姓祈求丰年。斋居部分,“斋居涤身心,颙若敬以孚”描绘了皇帝在祭祀前的虔诚准备,强调内心的纯净与敬畏之心。
接下来,“冬春雪雨滋,慰我三农夫”赞颂了自然界的恩赐,尤其是对农民的抚慰。通过“举趾播嘉种,胼手辟荒芜”描绘了农民辛勤耕作的情景,表现了他们对土地的热爱与对丰收的期待。“群然望丰稔,将谓逭饥臞”表达了民众对丰收的热切期盼,以及对避免饥荒的渴望。
最后,“芃芃未观麦,青青已瞻蒲”描绘了农作物生长的景象,预示着即将迎来丰收。“设十日不雨,此意复虞辜”则表达了对连续干旱的担忧,体现了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和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代帝王对于农业、自然与民众生活的深刻关注,以及在祭祀活动中所体现的虔诚与责任感。
俗子俗到骨,一揖已溷人;不知此曹面,何处得许尘?
我非作崖堑,汝自不可亲。
道途逢使君,令我生精神。
顿增江山丽,更觉风月新。
对床得晤语,倾倒夜达晨。
亟起忘缚裤,小醉或堕巾。
缭出锦城南,问讯江梅春。
煎茶憩野店,唤船截烟津。
凄凉吊废苑,萧散夸闲身。
暮归度略彴,月出水鳞鳞。
思君去已远,此会何由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