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宝(bǎi bǎo)的意思:形容很多珍贵的物品或者很多宝贵的东西。
尔曹(ěr cáo)的意思:尔曹指的是“你们”,表示对一群人的称呼或指代。
飞扬(fēi yáng)的意思:形容充满自信、精神饱满、气势磅礴的样子。
剪拂(jiǎn fú)的意思:形容修整整齐,剪裁得当。
马首(mǎ shǒu)的意思:指马的头部,常用于比喻事物的重要部分或首要位置。
青丝(qīng sī)的意思:指年轻人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轻貌美的女子。
儒吏(rú lì)的意思:指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有德行和才能的官员。
霜叶(shuāng yè)的意思:形容秋天的寒冷。
丝络(sī luò)的意思:丝络指细小的丝线或细线,比喻微小而复杂的关系或联系。
谈笑(tán xiào)的意思:轻松愉快地交谈、笑谈。
武库(wǔ kù)的意思:指军队或武器装备的存放地点,也可比喻知识丰富的人或机构。
意气(yì qì)的意思:形容人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充满自信和活力。
杜武库(dù wǔ kù)的意思:杜武库是一个四字成语,意思是抑止武力、防止战争。它形容通过政治、外交手段来避免战争的发生。
- 鉴赏
这首《拟古少年行》由明代诗人齐之鸾所作,描绘了一位英姿勃发的少年形象,充满了豪迈与自信。
首句“马首青丝络”,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少年骑乘骏马的场景,青丝络装饰着马首,既显出马匹的华贵,也映衬出少年的不凡气质。接着,“腰间百宝刀”一句,直接点明了少年身怀绝技,不仅武艺高强,还拥有丰富的武器装备,展现出其勇猛与准备充分的形象。
“旗捎霜叶下,剪拂岭猿号。”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壮阔的氛围。霜叶随风飘落,仿佛是旗帜在空中舞动,而山岭上的猿猴哀鸣,更添了几分悲壮与豪情。这样的景象,不仅展现了少年行进中的壮观场面,也暗示了他即将面对的挑战与困难。
“意气轻儒吏,飞扬见尔曹。”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少年对官场儒吏的不屑,以及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他认为自己可以自由地翱翔于天地之间,不受束缚,这不仅是对自身实力的肯定,也是对传统束缚的一种反叛。
最后,“谁知杜武库,谈笑静江涛。”这一句运用典故,将少年比作古代的武库,即藏兵之库,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武库,因为他不仅拥有强大的武力,还能在谈笑间平息江涛,显示出其非凡的智慧与胆略。这句话不仅赞扬了少年的英勇与智谋,也暗含了对他的未来成就的期待与祝福。
整体而言,《拟古少年行》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塑造了一个充满理想与抱负的少年形象,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英雄主义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齐天乐.寿刘耕斋
红冈小塔枫林路,曾见承平歌舞。
舞罢人归,月斜影转,重见郎官星度。
乡关境土,又二十馀年,桑麻深露。
说与闾巷,少年知得当时否。
如今苍颜白发,问耕聊尔耳,依稀农圃。
父老吾伊,深山鸡黍,谁念乱离父母。村南昼午。
谩对客烹茶,笑谈今古。千岁迢迢,竹风时扫户。
莺啼序·其二
闷如愁红著雨,卷地吹不起。
便故人渺渺,相逢前事,欲语还已。
凝望久、荒城落日,五湖四海烟浪里。
问而今何处,寄声旧时邻里。闲说那回,海上苏李。
雪深夜如被。想携手、汉天不语,叫□不应疑水。
待河梁、一尊落月,生非死别君如酹。
望故人阁上,依稀长剑方履。
古人已矣,垂名青史,谓当如此矣。
又谁料浮沈,自得鱼计。
赏心乐事,良辰美景,撞钟舞女,朱门大第。
雕鞍骏马番装笠,笑虚名何与身前事。
区区相望,饿死西山,悬目东门,人生何乐为此。
古人已矣,天下英雄,使君与操耳。
听喔喔、鸡鸣早起,屡舞徘徊,痛饮高楼,狂歌过市。
苍苍万古,羲农周孔,文章事业星辰上,到而今、枯见银河底。
笑他黄纸除君,红旗报我,为君助喜。
《莺啼序·其二》【宋·刘辰翁】闷如愁红著雨,卷地吹不起。便故人渺渺,相逢前事,欲语还已。凝望久、荒城落日,五湖四海烟浪里。问而今何处,寄声旧时邻里。闲说那回,海上苏李。雪深夜如被。想携手、汉天不语,叫□不应疑水。待河梁、一尊落月,生非死别君如酹。望故人阁上,依稀长剑方履。古人已矣,垂名青史,谓当如此矣。又谁料浮沈,自得鱼计。赏心乐事,良辰美景,撞钟舞女,朱门大第。雕鞍骏马番装笠,笑虚名何与身前事。区区相望,饿死西山,悬目东门,人生何乐为此。古人已矣,天下英雄,使君与操耳。听喔喔、鸡鸣早起,屡舞徘徊,痛饮高楼,狂歌过市。苍苍万古,羲农周孔,文章事业星辰上,到而今、枯见银河底。笑他黄纸除君,红旗报我,为君助喜。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567c67f5114d98820.html
解连环·其四乙丑生日
左弧悬了。把柴门闩定,悄无人到。
惭愧得、一二亲朋,□□□□□,温存枯槁。
玉轴银钩,撺掇我、比磻溪老。
乏琼琚可报,惟有声声,司马称好。卷收狨鞯锦袄。
且行拾遗穗,醉藉芳草。
做一个、物外闲人,省山重担擎,天大烦恼。
昔似龙鸾,今踏飒、不惊鱼鸟。
愿从兹、享回仙寿,准汾阳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