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蜡祭十三首·其四奉俎用《承安》》全文
-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古典礼仪色彩的诗句,描绘的是古代祭祀时的一些程序和氛围。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对历史礼制的深刻理解。
“礼崇明祀,必先成民”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庄重而肃穆的基调,“礼崇明祀”指的是祭祀之礼必须彰显其崇高与神圣,而“必先成民”则强调了这种仪式对社会成员的规范和教化作用,意味着只有当人们都被教导得当,社会秩序得到维护时,祭祀才能顺利进行。
接下来的“奉牲以告,备腯其均”详述了祭祀中牲畜的准备与分配。古代祭祀往往需要用牲畜作为供品,“奉牲以告”表明通过这些牲畜来向神灵报告人间之事,而“备腯其均”则说明了牲畜的肉在仪式结束后要公平地分配给参与者,这既体现了对神的敬意,也展现了人们之间的和谐与分享精神。
随后的“炮炙芬芬,俎豆莘莘”则描绘了祭祀时食物的烹饪与摆设。这里,“炮炙”指的是烹饪方法,而“俎豆”则是古代祭祀中常用的器具,用来盛放供品。这两句通过对味道和声音的细腻描写,传达了祭祀时食物准备的精致与庄重。
最后,“锡之纯嘏,以佑斯人”表明了整个祭祀活动的终极目的,即通过这种神圣的仪式来保佑所有的人。这里,“锡之”指的是将供品置于特定的器具中,“纯嘏”则意味着供品的精致与美好,而“以佑斯人”则是祭祀活动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保护和祝福人们。
整体来看,这些诗句通过对古代祭祀细节的刻画,展示了一个完整而庄重的礼仪过程,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与社会秩序的深切理解和尊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