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熙宁蜡祭十三首·其四奉俎用《承安》》
《熙宁蜡祭十三首·其四奉俎用《承安》》全文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形式: 四言诗  押[真]韵

崇明祀,必先成民。奉牲以告,备腯其均。

炮炙芬芬俎豆莘莘。锡之纯嘏,以佑斯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必先(bì xiān)的意思:必须首先做的事情,优先完成的任务。

崇明(chóng míng)的意思:指对某个人或事物非常尊敬和推崇。

纯嘏(chún gǔ)的意思:纯洁无瑕,完美无缺。

芬芬(fēn fēn)的意思:形容香气浓郁。

明祀(míng sì)的意思:指明察事理,明智能干的人。

斯人(sī rén)的意思:指某人的品德、才华、风范等超出常人,令人敬佩和仰慕。

莘莘(shēn shēn)的意思:形容众多、众多的样子。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古典礼仪色彩的诗句,描绘的是古代祭祀时的一些程序和氛围。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对历史礼制的深刻理解。

“礼崇明祀,必先成民”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庄重而肃穆的基调,“礼崇明祀”指的是祭祀之礼必须彰显其崇高与神圣,而“必先成民”则强调了这种仪式对社会成员的规范和教化作用,意味着只有当人们都被教导得当,社会秩序得到维护时,祭祀才能顺利进行。

接下来的“奉牲以告,备腯其均”详述了祭祀中牲畜的准备与分配。古代祭祀往往需要用牲畜作为供品,“奉牲以告”表明通过这些牲畜来向神灵报告人间之事,而“备腯其均”则说明了牲畜的肉在仪式结束后要公平地分配给参与者,这既体现了对神的敬意,也展现了人们之间的和谐与分享精神。

随后的“炮炙芬芬,俎豆莘莘”则描绘了祭祀时食物的烹饪与摆设。这里,“炮炙”指的是烹饪方法,而“俎豆”则是古代祭祀中常用的器具,用来盛放供品。这两句通过对味道和声音的细腻描写,传达了祭祀时食物准备的精致与庄重。

最后,“锡之纯嘏,以佑斯人”表明了整个祭祀活动的终极目的,即通过这种神圣的仪式来保佑所有的人。这里,“锡之”指的是将供品置于特定的器具中,“纯嘏”则意味着供品的精致与美好,而“以佑斯人”则是祭祀活动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保护和祝福人们。

整体来看,这些诗句通过对古代祭祀细节的刻画,展示了一个完整而庄重的礼仪过程,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与社会秩序的深切理解和尊崇。

作者介绍
郊庙朝会歌辞

郊庙朝会歌辞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重过封氏园饮矮松下偕查夏重钱絅庵顾侠君作

婆娑偃盖一抔前,阅尽沧桑五百年。

谡谡涛声凉欲雨,茸茸针刺密无天。

金仙换劫长如此,铜狄看人亦可怜。

贞白先生竟归去,得间长挂杖头钱。

(0)

赠姜渔台·其二

欹檐短壁欻风雷,摄得龙湫雁荡来。

顾虎头厨防赚取,题诗自诡赠渔台。

作《龙雁图》甚奇,恐人攫取,题诗其上,诡署姜璜赠渔台。

(0)

赠姜渔台·其一

累月经年悭一画,画成著墨却无多。

由来能事参玄化,山吐云岚水涌波。

(0)

游峡山飞来寺

涧草沾泥涩,频疑过尘群。

中峰时一雨,初地更层云。

磴仄藤根护,崖开树影分。

香台行渐近,疏磬隔林闻。

(0)

蒋家渡晚眺

浮云淡淡晚天晴,远水孤帆混太清。

落日渔樵喧渡口,隔堤烟火出柴荆。

平原趺坐侵秋草,驴背吟诗入暮城。

却羡老僧无世事,禅关深锁一钟鸣。

(0)

寄灵隐法座谛辉

冷泉亭上多年别,梦里清凉一径通。

方丈帘垂花影外,法堂人散雨声中。

千山夜静香林月,万壑凉生竹阁风。

敲罢木鱼僧退院,长廊惟见佛镫红。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