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豫章》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过 豫 章 宋 /苏 辙 白 屋 可 能 无 孺 子 ,黄 圭 不 是 欠 陈 蕃 。古 人 冷 淡 今 人 笑 ,湖 水 年 年 刺 旧 痕 。
- 翻译
- 简陋的房屋或许不再有小孩,
黄金般的玉圭不再被陈蕃所珍视。
- 注释
- 白屋:形容简陋的房屋。
孺子:小孩子。
黄圭:古代贵重的玉器,象征高位或贤德。
欠:缺少,不重视。
陈蕃:东汉名臣,以爱才闻名,此处借指接纳人才的人。
古人:指历史上的人物。
冷淡:对人才的冷漠态度。
今人:现代的人。
笑:嘲笑。
湖水:比喻历史的痕迹。
刺旧痕:留下印记,暗示历史的教训。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过豫章》中的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事与世态的感慨。"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圭不是欠陈蕃",前半句"白屋可能无孺子"暗指社会底层可能缺乏有才德的年轻人,"白屋"象征平民百姓之家;后半句"黄圭不是欠陈蕃"则借古人事典,陈蕃为东汉名臣,以礼贤下士著称,"黄圭"比喻当今缺乏像陈蕃那样的贤者接纳人才。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诗人对于当世缺乏识人用人的忧虑。
"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刺旧痕",诗人感慨古人虽然清高冷淡,但至少有识人之明,而今人却在嘲笑这种态度。"湖水年年刺旧痕"以湖水比喻历史的痕迹,暗示过去的贤能之士虽被冷落,但他们的影子仍深深烙印在历史的记忆中,讽刺了当下的浅薄无知。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含蓄,体现了苏辙作为北宋散文大家的诗风,具有鲜明的历史批判意识和对人才流失的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 促织儿
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宝钗楼外秋深。
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
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沈。
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
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
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
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