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堤柳已黄,出陇麦未青。
望雪继望雨,东亩迟力耕。
经历始知艰,所志嗟何成。
不禁(bù jīn)的意思: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长征(cháng zhēng)的意思:指战争或长途行军。
慈云(cí yún)的意思:形容人的脸上和善宽厚的笑容。
东上(dōng shàng)的意思:指向东方上升,表示事物发展、壮大的趋势。
东亩(dōng mǔ)的意思:指一个人心胸宽广,能够容纳众多人才和智慧。
凤城(fèng chéng)的意思:指繁华富庶的城市,也可比喻美好的家乡或人杰地灵的地方。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富庶(fù shù)的意思:富贵不是永恒的,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
好在(hǎo zài)的意思:幸亏;庆幸;值得庆幸的是。
后生(hòu shēng)的意思:指年纪较小或资历较浅的人。
驾言(jià yán)的意思:指掌握言辞技巧,能够巧妙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养(jiào yǎng)的意思:教育和培养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
经历(jīng lì)的意思: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的历程。
历始(lì shǐ)的意思:历史的开始。
林坰(lín jiōng)的意思:指稠密的树林和小山丘。
前旌(qián jīng)的意思:指前兆或预兆。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青郊(qīng jiāo)的意思:指郊外的青翠草木,形容自然环境清幽、宜人。
青宫(qīng gōng)的意思:指皇帝居住的宫殿,也指皇帝的住处。
上陵(shàng líng)的意思:指超越、胜过、高于。
霜露(shuāng lù)的意思:霜和露是自然界的两种现象,霜指寒冷季节夜晚空气中的水汽结晶,露指早晨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体。成语“霜露”比喻时机、机会或境遇。
题句(tí jù)的意思:指在文章、诗词中所写的题目和句子,也指题目和句子的内容。
云壁(yún bì)的意思:指密集的云层像墙壁一样堆积起来。
髭须(zī xū)的意思:指胡须、胡子。形容男子的胡须茂密。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过通州》。诗中描绘了春天时节,皇帝经过通州的情景。首句“青郊和以暄,风物近清明”点明了季节与地点,春意盎然,万物复苏,接近清明时节的景象。接着,“不禁霜露思,驾言东上陵”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前旌度潞川,后旅背凤城”描绘了行进中的壮观场面,前有旗帜引领,后有队伍跟随,穿越潞川,远离京城。“予昔青宫时,此路频长征”回忆了过去在青宫时,经常走这条道路的经历。“忆彼慈云壁,几度题句曾”提到了曾经在慈云壁上题写的诗句,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留恋。
“林坰故好在,髭须非后生”描述了自然景色依旧美好,但自己已经不再是年轻时的模样。“沿堤柳已黄,出陇麦未青”描绘了沿途的景色,堤岸上的柳树已经变黄,而田地里的麦苗还未长青。“望雪继望雨,东亩迟力耕”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期待,希望雪后能迎来雨水,让农田得到及时的灌溉。“教养虽并要,富庶之未能”强调了教育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但实现富庶社会并非易事。“经历始知艰,所志嗟何成”表达了对人生经历的感慨,认识到追求目标的道路充满艰辛,感叹自己的志向是否能够实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皇帝对过往的回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国家社稷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