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策足(cè zú)的意思:指行动迅速,脚步轻快。
承明(chéng míng)的意思:接受明主的命令或指示,承担责任。
斥鴳(chì yàn)的意思:斥责和驱赶有害的鸟类
放身(fàng shēn)的意思:放下自我,不计较个人得失,奋发向前。
方策(fāng cè)的意思:指策略、办法、方案。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清汉(qīng hàn)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清白,没有贪污腐败的行为。
轻霭(qīng ǎi)的意思:形容雾气薄而轻盈,通常用来形容景色或气氛。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上荣(shàng róng)的意思:指能够取得荣誉、地位或权力。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危机(wēi jī)的意思:指危险和困难的关键时刻。
只得(zhǐ de)的意思:只能,不得不
自在(zì zài)的意思:自由、不受束缚、无拘无束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冯山所作的《送文与可知洋州》。诗中通过描绘主人公文与可远离官场,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世俗束缚的向往。
首联“何事年年拥使麾,放身閒处避危机”以设问开篇,表达了对文与可为何年年奔波于官场,却选择在闲适之地避难的疑问。这里运用了反差的手法,将官场的危机与闲适之地的宁静形成对比,暗示了文与可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颔联“为思清汉还重去,犹厌承明未肯归”进一步揭示了文与可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虽心向清静,但又难以割舍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表现出一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这里的“清汉”可能象征着清正廉洁的官风,“承明”则代表朝廷或官府,体现了文与可对官场的复杂情感。
颈联“天上荣途方策足,林间轻霭尚沾衣”转而描绘了一幅自然与自由的画面。文与可想象自己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驰骋,而在林间的轻雾中漫步,既展现了他对自由的渴望,也暗示了他在官场之外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本真的意境。
尾联“区区斥鴳宁能啸,只得蓬蒿自在飞”以鸟喻人,用“斥鴳”(小雀)自比,表达了文与可虽然无法像大鹏一样展翅高飞,但在自己的天地里也能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接受,也是对内心自由的坚定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与可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精神寄托的过程,充满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