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前挝鼓吏,床上捉刀人。
精光如可画,宁与魄俱尘。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的《邺城道(其四)》。诗中描绘了对世俗眼光的超脱与对个性自由的追求。首句“且著双眉目,休随俗笑嚬”表达了诗人不愿被世俗的眼光左右,坚持自我,保持独立思考的态度。接下来的“帘前挝鼓吏,床上捉刀人”,通过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暗示了诗人对官场和文人生活的不同看法。后两句“胡粉装尤怪,蔗竿舞入神”则进一步强调了对个性表达的追求,无论是外在的装扮还是内在的舞蹈,都应展现出个人的独特魅力。最后,“精光如可画,宁与魄俱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即使生命终将消逝,但精神的光芒不应被遗忘,应该像绘画一样永恒流传。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袁宏道对个性解放和精神追求的强烈渴望,以及对传统束缚的反叛精神,体现了明代文人的思想风貌。
朗月何胧胧,照我绮窗中。
窗中美人不能寐,起看玉宇生秋风。
秋风飘飖吹木末,纤云卷尽悬明月。
明月随风出海来,海水荡漾龙鳞开。
寒光喷浸碧落外,白浪涌作金银台。
何处悲风怨羌管,谁家舞榭笙箕暖。
长信宫中漏水长,昭阳殿里更筹短。
漏长更短总含情,开窗坐视河汉倾。
广寒宫,在何处,欲往从之渺烟雾。
青鵻汗漫不可期,桂华如雪东方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