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在小窗前沉思的情景,他似乎在回忆往昔,思考着古人与现今的相似之处。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首句“小窗一榻自沉吟”,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窗边,面对一张小桌,沉浸于自己的思绪之中。这里的“沉吟”不仅指出了诗人的思考状态,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
接着,“犹以披云倚碧岑”一句,通过“披云”和“倚碧岑”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云”和“碧岑”分别代表了天空的广阔和山峦的青翠,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美好的渴望。
“今日登山还忆古”,这一句将诗人的思绪从眼前的景色拉回到历史的长河中。他似乎在今日的登山活动中,回想起了过去的某个时刻或某个人物,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过往的怀念。
最后一句“古人此日想同今”,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间的循环感。诗人想象着古人在此刻所感受到的情感与自己相同,无论是对自然的敬畏,还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都跨越了时空界限,体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以及时间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静谧环境中寻求内心平静与历史共鸣的过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无俗念.仙景
十洲三岛,运长春、不夜风光无极。
宝阁琼楼山上耸,突兀巍峨千尺。
绿桧乔松,丹霞密雾,簇拥神仙宅。
漫漫云海,奈何无处寻觅。
遥想徐福当时,楼般东下,一去无消息。
万里沧波空浩渺,远接天涯秋碧。
痛念人生,难逃物化,怎得游仙域。
超凡入圣,在乎身外身易。
蓦山溪.退食感怀
山城块坐,空吊朋侪影。
挝鼓放衙休,悄无人、日长门静。
折腰五斗,所得不偿劳,松暗老,菊都荒,谁为开三径。
及瓜不代,归计浑无定。
羁客奈愁何,尽消除、诗魔酒圣。
儿童蛮语,生怕闰黄杨,争左角,梦南柯,万事从今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