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电骇(diàn hài)的意思:形容惊恐、害怕得像触电一样。
翻然(fān rán)的意思:突然改变;突如其来
飞电(fēi diàn)的意思:形容速度极快,如电一样飞快。
伏龙(fú lóng)的意思:指隐匿在群众之中的人才,也指隐居在深山中的贤人。
鹳雀(guàn què)的意思:形容鸟类的大小差异很大。
归云(guī yún)的意思:指事物回归本源,恢复原状或原始状态。
海角(hǎi jiǎo)的意思:指海的角落,比喻极远的地方。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论文(lùn wén)的意思:
[释义]
(名)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构成]
偏正式:论(文
[例句]
撰写学术论文。(作宾语)褰裳(qiān cháng)的意思:褰裳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意思是把裙子撩起来,表示谨慎、小心谨慎的样子。
然不(rán bù)的意思:表示肯定,不容置疑
山腰(shān yāo)的意思:山腰指山的中部或中间位置。
知机(zhī jī)的意思:了解情况,明白其中的门道。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军营坞出发,涉水而行,倚水送别归云的情景。诗中充满了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
首句“褰裳涉流水”,以“褰裳”这一动作,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涉水前行的姿态,既表现了行动的急切,也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与适应。接着,“倚水送归云”一句,通过“倚水”这一静态动作,与前一句的动态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仿佛诗人正站在水边,目送着归云远去,心中充满着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过去的回忆。
“海角春潜到,山腰路忽分”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空间感和时间感。诗人似乎在穿越广阔的地域,从海角到山腰,春天悄悄地来到了这里,而道路在山腰处忽然分岔,预示着旅途的转折和未知的挑战。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地理上的变化,也隐含了人生的哲理,即旅程中的不断变化和探索。
“伏龙应厌睡,飞电骇论文”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其中“伏龙”可能象征着潜在的力量或未被发现的智慧,“厌睡”则暗示这种力量或智慧渴望觉醒。“飞电”则可能代表突然的灵感或启示,“骇论文”则表达了对这种启示的震惊和思考。这两句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深处力量的渴望以及对知识、智慧的追求。
最后,“鹳雀知机早,翻然不待群”两句,通过鹳雀这一意象,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鹳雀“知机早”,意味着它能够敏锐地察觉到时机的变化,而“翻然不待群”则表明它能够独立行动,不依赖于群体。这不仅是对鹳雀行为的描述,也是对诗人自身的一种期许——在面对机遇时,要能够果断行动,不被外界所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位旅人对远方的向往、对自然的敬畏、对自我潜能的探索以及对时机把握的思考,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再用韵酬朱行甫
梦中翠凤飞来双,驾言后土逊名邦。
手持玉简判红紫,敛袂欲以诗城降。
粹容喜动日月角,揖我入对玲珑窗。
为言琼花返蓬阆,下界久矣无根桩。
乃今存者赝本耳,补亡以绐青油幢。
人间识真盖亦寡,载酒嘉宾宁论缸。
黄冠诞谲谨勿信,传讹听舛其言哤。
为花作辨谁氏子,谬妄补入黄钟腔。
耳庸目陋惑世俗,其罪不能三赦憃。
朱云之孙亦奇士,文有气骨丰而厖。
谓琼赤玉匪为白,不比俗论纷茸尨。
诗筒往来捷于响,夜发严鼓声逢逢。
咨尔岳为谢此老,壮哉寸管飞涛江。
田制
井田变阡陌,万世以罪秦。
商君信苛刻,不过民自民。
汉名反秦火,当与三代邻。
今年田欲方,明年田欲均。
宁知古井田,不为赋税湮。
百亩官所予,无甚富与贫。
所为经界者,要使风俗淳。
岂为横江网,竭不遗一鳞。
乃知三代时,官与民为春。
秦民自生生,官不与笑颦。
孰云汉田制,顾不如秦仁。
秦姑寘勿问,汉已掎摭狺。
谁其起邹叟,重与毕战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