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淮安舟泊》
《淮安舟泊》全文
清 / 严遂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时平淮戍罢屯兵,市属王孙未易名。

灯火如萤楼月暗,帆樯为幕岛烟生。

东坡曾记沐猴戏北使犹传银铸城。

十二湾皆种柳,绿阴三面中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使(běi shǐ)的意思:北方的使者,指来自北方的使者或代表。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帆樯(fān qiáng)的意思:帆樯是指船上的帆和桅杆,比喻在困境中给予帮助的人或事物。

猴戏(hóu xì)的意思:比喻轻浮、不认真的行为或事情。

沐猴(mù hóu)的意思:指人无知、无德行、无学问。

三面(sān mià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具备多个方面或角度。

时平(shí píng)的意思:平时、平凡的时候。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屯兵(tún bīng)的意思:指军队驻扎在某地,准备战斗。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未易(wèi yì)的意思:指事物未经改变或未经易变,保持原状。

易名(yì míng)的意思:改变名字

中行(zhōng xíng)的意思:指正直、廉洁的行为,也可指行走中间,不偏不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淮安舟泊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平静生活与自然美景的欣赏。首句“时平淮戍罢屯兵”点明了时代的和平,昔日的军事驻地已不再有士兵驻扎,暗示了社会的安宁。接着,“市属王孙未易名”则以“王孙”这一贵族形象,象征着城市的归属和尊贵,同时表明城市名称未变,延续着历史的荣光。

“灯火如萤楼月暗”一句,通过“灯火如萤”与“楼月暗”的对比,营造出夜晚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灯火虽微弱,却在月色下显得格外温馨,与“暗”形成反差,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接下来,“帆樯为幕岛烟生”则将视角转向水面,帆船仿佛是夜幕下的幕布,而岛上烟雾缭绕,增添了几分朦胧美,整个场景充满了诗意。

“东坡曾记沐猴戏,北使犹传银铸城”两句,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东坡”指苏轼,他曾在诗文中提及“沐猴而冠”,此处可能寓指某些不正之风或权谋之事;“北使犹传银铸城”则可能是指古代的建筑工艺,或是对某个特定时期城市风貌的描述,体现了历史的传承与变迁。

最后,“四十二湾皆种柳,绿阴三面镜中行”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画面。四十二湾,既是对水道数量的描述,也寓意着丰富与变化;“皆种柳”则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美化,绿柳成荫,不仅为舟行者提供了遮阳避雨的场所,也增添了景致的美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严遂成

严遂成
朝代:清   字:崧占(一作崧瞻)   号:海珊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   生辰:1724

严遂成(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字崧占(一作崧瞻),号海珊,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猜你喜欢

张通判挽诗

规摹都水监,文采白云卿。

奕叶皆华贯,夫君独屏星。

滋滋熙世学,蔼蔼擅诗声。

耆老彫零尽,从谁正典刑。

(0)

次韵丁大监见怀·其二

见惯不惊如四时,流光任逐鬓蓬飞。

日从南去老龙蛰,火向西流玄鸟归。

荷子感时堂蟋蟀,移书劳我室伊威。

益嗟往日无良友,四十八年成一非。

(0)

次李肩吾送安恕父回长沙韵·其二

冰力方刚风助威,经旬足不到门畿。

可人安倩来相问,语极情生爵娄挥。

(0)

遂宁家知府生日·其一

玉堂元不閟英灵,地主还从此地生。

千里楼高人独立,九宗山峙月双清。

洋洋水薤临民意,猎猎霜林战叶声。

如许高情谁与拟,玉梅枝外看参横。

(0)

杨修撰挽诗·其三

玉树擎双干,灵椿老一株。

林泉閒富贵,屋漏静功夫。

靖节自为传,耆英还有图。

碑材徒镇石,此墓不须谀。

(0)

和靖州判官陈子从山水图十韵.星湾晚酌

士非耕钓者,而从蓑笠翁。

人生贵适志,莘渭亦时中。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