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雪开寺门,洒水净僧席。
岂虑咆虎逢,乍疑崩湍隔。
崩湍(bēng tuān)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声势猛烈。
不顾(bù gù)的意思:不顾意味着不顾及、不考虑,表示不顾一切地去做某事。
常格(cháng gé)的意思:指人行为或态度一贯、不易改变。
驰心(chí xīn)的意思:心中的愿望或目标得以实现
顶心(dǐng xīn)的意思:指人的心头或头顶,表示心头上有疼痛或压力。
耳闻(ěr wén)的意思:通过听说而得知,不是亲自经历的事情。
峰顶(fēng dǐng)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高水平。
风仪(fēng yí)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仪表端庄大方,举止得体,有风度。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怀人(huái rén)的意思:怀念或思念某人。
举目(jǔ mù)的意思:抬头看;抬眼望
空碧(kōng bì)的意思:指天空湛蓝明净,无云无雾的样子。
来客(lái kè)的意思:指来访的客人。
前期(qián qī)的意思:某个过程或阶段的开始阶段。
倾耳(qīng ěr)的意思:倾听、专心听取
秋霖(qiū lín)的意思:指秋天的雨水。
人望(rén wàng)的意思:人们对一个人的欣赏和尊重。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扫雪(sǎo xuě)的意思:清除困扰、解决问题
山意(shān yì)的意思:形容心境深远、意境高远,具有山的气势和情趣。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所有(suǒ yǒu)的意思:包含一切事物,涵盖全部范围
特此(tè cǐ)的意思:特此表示特别地、特意地、特地。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望空(wàng kōng)的意思:仰望天空或远方,表达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
无世(wú shì)的意思:没有世界,指无人能够与之比肩的人或事物。
淅沥(xī lì)的意思:形容细小、细微的声音。
遐迹(xiá jì)的意思:离开家乡远行,离开原来的地方。
行禅(xíng chán)的意思:指在行走中进行禅修,即在行进中修炼内心,达到心境的平静与宁静。
言笑(yán xiào)的意思:言谈笑语。
幽情(yōu qíng)的意思:幽情指的是内心深处的柔情和感伤,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情感内敛、柔软,表达一种含蓄的情感。
自得(zì dé)的意思:自我满足,自我得意
这是一首描写禅房生活的诗,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深远的哲理。诗人从早晨起床到夜晚入睡,都在描述自己与自然、与心灵的对话。
“晨起峰顶心,怀人望空碧。” 开篇即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峰顶清冷,心中怀念着某个人或某种境界,而那望向天际的碧空似乎也能感受到这种情思的深远。
“扫雪开寺门,洒水净僧席。”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清洁与简朴。扫雪、洒水都是在打理环境,但更重要的是这是心灵修行的一部分,是一种内心的纯净和平静。
“言笑形外阻,风仪想中觌。” 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交流,即使语言和笑容都不能完全传达,但那种风范和仪态却能在心中触摸得到。
“驰心惊叶动,倾耳闻泉滴。” 心灵的敏锐与自然界的声音息息相关,一片树叶的轻颤足以惊醒内心,而那泉水的细流更是让人专注聆听。
“岂虑咆虎逢,乍疑崩湍隔。” 这里的“岂”字表达了一种反问,即是否担忧或疑惑于世间的猛兽和险阻,但实际上,这些障碍也许只是心灵上的迷雾。
“前期或不顾,知尔隳常格。” 前期的某些东西或许已经被忽略了,而现在明白那曾经坚守的是内在的常规与准则。
“如今谁山下,秋霖步淅沥。” 现在又是谁在山下,在秋天的细雨中缓缓行走,这里有着对现实生活的某种体悟和接受。
“吾亦聊自得,行禅荷轻策。” 自己也只是随遇而安,通过行禅来寻找心灵的平静,而那轻巧的步伐是对内在世界的探索。
“松声畅幽情,山意导遐迹。” 松树的沙沙声响成为了诗人幽深情感的宣泄,同时,那高远的山意引领着诗人的心灵去追寻那些遥不可及的痕跡。
“举目无世人,题诗足奇石。” 当抬头四望时,却发现没有一个世间的人,而是通过题字在奇特的岩石上留下自己的诗句,以此来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情感和境界。
“贫山何所有,特此邀来客。” 最后,诗人自称居住在一座贫穷的山中,但却用这首诗来特别邀请那些有缘人前来探访。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心灵交流的一种期待。
临歧送远道,春草生道旁。
春草生有时,远行去无方。
逝水无西归,游子怨流光。
高台多夕风,平原足晨霜。
去者日益永,留者情益警。
元云迷四郊,方望不得逞。
思君褰罗帏,灭烛无馀影。
弃置良独难,没生誓幽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