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读 千 岩 续 藁 宋 /史 弥 宁 诗 老 毫 端 别 有 春 ,岩 前 草 木 也 精 神 。锦 囊 留 得 灵 犀 在 ,辟 尽 人 间 俗 子 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毫端(háo duān)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微不足道。
锦囊(jǐn náng)的意思:锦囊是指一个装有各种物品或信息的袋子,比喻储藏着宝贵的东西或有用的计策。
尽人(jìn rén)的意思:尽力使人满意;竭尽所能为人做事。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灵犀(líng xī)的意思:指默契和心灵相通,形容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和理解。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诗老(shī lǎo)的意思:指诗人年纪已经老迈,但仍然保持着高度的艺术才华和创作能力。
俗子(sú zǐ)的意思:指平凡庸俗、缺乏修养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弥宁的作品,名为《读千岩续藁》。从这四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高洁情操和超脱世俗的态度。
“老毫端别有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即使在岁月的磨砺下,也能保持内心的生机与活力。这里的“老毫”指的是诗人的笔墨,而“春”则象征着生命力的延续。
“岩前草木也精神”,这里强调了自然界中每一丝生命都充满了活力和精神,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敬畏之心。
“锦囊留得灵犀在”,诗中的“锦囊”通常用来比喻珍贵的东西,而“灵犀”则是智慧与才华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自己对知识、艺术和文化传承的重视,并且这些精神财富被妥善地保留着。
最后一句“辟尽人间俗子尘”,显示了诗人的超脱态度。他希望将世间的凡尘俗念都抛弃掉,只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这里的“辟”字有清除、去除之意,“俗子”指的是世俗之人,而“尘”则是烦恼和污染的象征。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高洁生活态度的坚守。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史弥宁在这四句话中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清净无为的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