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先水旱民亡瘠,弊在侵移数谩张。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赤子(chì zǐ)的意思:指纯真无邪、忠诚坚贞的心。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荒政(huāng zhèng)的意思:指政府管理混乱、荒废,不负责任的现象。
惠民(huì mín)的意思:惠民是一个中国成语,指的是为了造福人民而采取措施或行动。
近来(jìn lái)的意思:最近的一段时间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救荒(jiù huāng)的意思:指在灾荒时期提供救济,帮助人民渡过难关。
来王(lái wáng)的意思:指人们争相效仿、模仿某人的行为或言语。
平康(píng kāng)的意思:平安安康、安定无忧
圣主(shèng zhǔ)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圣洁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时若(shí ruò)的意思:指时间像流水一样,转瞬即逝。
水旱(shuǐ hàn)的意思:形容灾难连绵不断,人们生活艰难。
相君(xiāng jūn)的意思:指夫妻之间相互尊重、关爱、相互依赖的美好关系。
刑政(xíng zhèng)的意思:指刑罚和政治。刑政表示对犯罪行为的惩罚和治理。
忧勤(yōu qín)的意思:忧勤指的是忧虑和勤奋。它表示一个人忧虑事情的发展并为之勤奋努力。
雨旸(yǔ yáng)的意思:形容雨水连绵不断,持续不停。
远方(yuǎn fāng)的意思:指离自己较远的地方或时间。
酌取(zhuó qǔ)的意思:酌取指的是根据需要取用,根据情况选择。
雨旸时若(yǔ yáng shí ruò)的意思:形容雨水停止,阳光重新出现。也比喻困境之后,希望重现。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詹琲所作的《诏福建置惠民仓呈陈守御史》。诗中表达了对福建地区百姓生活的关注与关怀,以及对陈守御史的期望。
首句“闽邦赤子近来王”,描绘了福建地区的百姓在新王治理下逐渐得到改善的生活状况。接着,“圣主忧勤念远方”则点明了皇帝对偏远地区的关心和忧虑,体现了古代君主体恤民情的高尚品德。
“酌取古人救荒政,颁为今日惠民仓”两句,诗人提出借鉴古代的救灾政策,并将其应用于现代,设立惠民仓以救济百姓,体现了对历史智慧的尊重和对现实问题的解决策略。
“备先水旱民亡瘠,弊在侵移数谩张”强调了预防自然灾害的重要性,指出过去存在的弊端在于未能有效预防灾害,导致民众生活困苦。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和对改善民生的迫切愿望。
最后,“我愿相君谨刑政,雨旸时若自平康”表达了诗人对陈守御史的期望,希望他能谨慎处理政务,使国家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这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期待,也是对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对历史经验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期许,体现了唐代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