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感(bǎi gǎn)的意思:形容心情复杂,感慨万千。
变徵(biàn zhǐ)的意思:指事物的形态、面貌发生变化。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徵声(zhēng shēng)的意思:指传闻或听到某人的消息或声音。
歌歌(gē gē)的意思:形容声音嘹亮、悦耳动听。
荆卿(jīng qīng)的意思:指忠诚、义气的朋友。形容朋友之间关系深厚,相互忠诚。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我自(wǒ zì)的意思:指自己主动做某事,不依赖他人或外界条件。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燕京(yān jīng)的意思:指北京,古代称为燕京的首都。
云浮(yún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漂浮不定或变化无常。
驺卒(zōu zú)的意思:驺卒是一个古代成语,指的是马车随从的人员。在现代用法中,驺卒常用来比喻忠诚、勇敢的下属或随从。
- 鉴赏
这首《都门秋思(其二)》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描绘秋日京城的景象与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绪和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首句“四年书剑滞燕京”,点明了诗人的滞留时间与地点,暗示了他在此地经历了长时间的困顿与努力,如同书卷与剑术的修炼。接着,“更值秋来百感并”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秋天到来时,心中涌起的种种复杂情感,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反思。
“台上何人延郭隗,市中无处访荆卿。”这两句运用典故,分别引用了战国时期燕昭王礼遇贤士郭隗和荆轲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贤才被重用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中难以找到知音或实现抱负的失落感。
“云浮万里伤心色,风送千秋变徵声。”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氛围,以云彩的飘荡和风声的变化,象征着诗人内心的伤感与思绪的流转,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我自欲歌歌不得,好寻驺卒话平生。”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抒发情感却难以言表的无奈,以及在寻求与身边人交流的过程中,或许能找到共鸣与慰藉的愿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历史意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内心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