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法寺》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胜法寺的环境与氛围。
首句“舍南舍北竹千竿”,以“竹千竿”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深邃而静谧的氛围,竹子的挺拔与坚韧象征着禅宗的修行精神,同时也寓意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
次句“镜净无尘碧玉寒”,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寺中的环境比作一面干净无尘的碧玉镜子,不仅突出了环境的洁净与美丽,也暗示了内心的纯净与清明。这里的“寒”字,既指天气的寒冷,也暗含了心境的清凉与宁静。
第三句“中有老人清似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一位老僧的形象融入其中。这位老人如同清澈的流水,内心纯净,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体现了佛教中追求心灵净化和超脱的精神境界。
最后一句“晚来相对倚栏杆”,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物的静态,夕阳西下,老僧与诗人(或访客)一同倚靠在栏杆上,共同欣赏这宁静的景色。这一场景充满了禅意,暗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以及对当下宁静生活的珍惜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胜法寺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老僧形象的刻画,传达了佛教中追求内心平静、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哭单父梁九少府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今寂寞,独是子云居。
畴昔探云奇,登临赋山水。
同舟南浦下,望月西江里。
契阔多别离,绸缪到生死。
九原即何处,万事皆如此。
晋山徒峨峨,斯人已冥冥。
常时禄且薄,殁后家复贫。
妻子在远道,弟兄无一人。
十上多苦辛,一官恒自哂。
青云将可致,白日忽先尽。
唯有身后名,空留无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