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复独坐,清斋起自朝。
嚣从閒处却,饱向静中消。
客径遥通市,邻家近隔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静坐的情景,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淡泊。首句“独坐复独坐”,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一人独坐,内心世界与外界形成鲜明对比。接着,“清斋起自朝”描述了诗人清晨开始的清静生活,暗示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嚣从闲处却”,这里的“嚣”指的是喧嚣、纷扰,而“闲处”则是指内心的宁静与安逸。这句话表达了诗人通过内心的平静,得以远离外界的喧嚣,找到了心灵的归宿。“饱向静中消”,则进一步说明了在宁静之中,诗人能够找到满足感,享受内心的富足与充实。
“客径遥通市”,描绘了一条通往城市的道路,远处的市井生活与诗人所在的静谧之地形成对比,强调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珍惜。“邻家近隔桥”,则通过邻家与桥梁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和谐。
最后,“西林闻络纬,幽兴晚来饶”,以西林(可能是指树林或山林)中的络纬声(一种昆虫的叫声)作为背景音,营造出一种夜晚的宁静与神秘氛围。这里的“幽兴”既指内心的愉悦与满足,也暗含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整首诗通过对独坐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得心灵净土的智慧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