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岭敛斜规,馀晖犹辨色。
群鸦得枝栖,复起噪林侧。
追前信已愚,探后讵为适。
暗牖(àn yǒu)的意思:指窗户被封闭或遮挡,没有光线透入。也比喻知识贫乏,思想闭塞。
辨色(biàn sè)的意思:辨别颜色。
何者(hé zhě)的意思:何人,哪个。
举首(jǔ shǒu)的意思:抬起头来,抬头仰望。
书策(shū cè)的意思:指通过读书来启发和教育自己,以达到提高自身品德和智慧的目的。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为主(wéi zhǔ)的意思:作为主要的、主导的。
无论(wú lùn)的意思:不论,表示无论什么情况下都是一样的。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巡檐(xún yán)的意思:指在房檐下巡视,比喻官吏勤勉巡查和管理。
寓形(yù xíng)的意思:比喻艺术作品能够生动地表现事物的形象。
枝栖(zhī qī)的意思:指鸟类停歇在树枝上休息,比喻临时寄身或依附于某个地方。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主客(zhǔ kè)的意思:主客是一个双音词,主要指明事物的主次关系,主要指一个人或事物的主要地位或身份,次要指其他人或事物的地位或身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的内心独白与自然景致的融合。首句“西岭敛斜规,馀晖犹辨色”描绘了夕阳西下,山岭收起了斜阳的光辉,但天空中还残留着一抹余晖,色彩依然可辨的情景。接着,“暗牖此终日,俛起释书策”则展现了诗人从忙碌的阅读中起身,面对昏暗室内的一天即将结束的场景。
“巡檐风萧萧,坠叶动阶石”两句通过风吹落叶、石阶震动的细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随后,“群鸦得枝栖,复起噪林侧”描绘了乌鸦在树上栖息,又不时飞起在树林边缘鸣叫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万物皆寓形,何者为主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万物存在状态的思考,提出了一种关于主体与客体、自我与外界关系的哲学性问题。接下来的“追前信已愚,探后讵为适”则是对过去和未来的反思,暗示了诗人对于追求过去的执着和探索未来的不确定感。
最后,“举首默无论,寒月偶清夕”以抬头仰望清冷月光的举动,结束了这一段内心独白,将思绪引向了宁静的夜晚,给人以深思的空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自我关系的深刻感悟。
休言大道无为作,须向房中明橐籥。
过时不动片时闲,紫雾红光乱灼灼。
青龙喜,白虎恶,赤蛇缠定乌龟壳。
纵然过得尾闾关,又被曹溪路隔著。
两条直上絜丹田,决言上有三清阁。
阁下分明有玉池,内有长生不死药。
依时下手采将来,服了蓬莱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