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诗真得瘦,识字即空樽。
《夏夜有怀》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夏 夜 有 怀 宋 /陈 师 道 卧 念 张 居 士 ,逃 名 老 石 根 。学 诗 真 得 瘦 ,识 字 即 空 樽 。鸣 笛 夜 宜 远 ,灯 花 晓 更 繁 。未 须 哀 老 子 ,也 复 守 丘 园 。
- 注释
- 卧念:躺在床上思考。
张居士:古代文人名号。
逃名:逃避名声。
老石根:隐居之地。
学诗:创作诗歌。
真得瘦:真正因之而消瘦。
识字:读书识字。
空樽:空酒杯,象征虚无。
鸣笛:吹笛。
宜远:适合远方听。
灯花:油灯结成的花状物,古人认为是凶兆。
晓更繁:早晨更多。
哀老子:为我这个老人悲哀。
守丘园:坚守田园生活。
- 翻译
- 我躺在床上想起张居士,他选择在老石根那里隐居避名。
他的诗歌创作让他消瘦,即使识字也只是如同对着空酒杯一般虚无。
夜晚长笛声在远处响起更合适,早晨的灯花却更加繁多。
不必为我这个老者感到悲哀,我也一样坚守在田园之中。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夏夜有怀》,通过对张居士的怀念和对其生活方式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隐逸之情。首句“卧念张居士”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张居士的仰慕。次句“逃名老石根”进一步强调了张居士选择避世,不追求世俗名声的高洁品质。
“学诗真得瘦”一句,通过“瘦”字,形象地刻画出张居士潜心于诗歌创作,以至于身心投入,达到了忘我之境。而“识字即空樽”则暗示他淡泊名利,即使识字读书,也只是为了内心的充实,而非追求功名富贵。
“鸣笛夜宜远”描绘了夜晚寂静的乡村,远处的笛声显得格外悠扬,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灯花晓更繁”则以早晨灯花的繁多,象征着时光流逝,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在黎明时分更为深切。
最后两句“未须哀老子,也复守丘园”,诗人表示无需为自己的现状感到悲哀,因为他同样选择坚守自己的隐居生活,享受田园的乐趣。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兰陵王·其一春恨
卷朱箔。朝雨轻阴乍阁。
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东风妒花恶。
吹落。梢头嫩萼。
屏山掩,沈水倦熏,中酒心情怕杯勺。寻思旧京洛。
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泥油壁催梳掠。
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
又争信漂泊。寂寞。念行乐。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
琼枝璧月春如昨。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
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
次韵和吴侍郎睡足成咏
何处西台乐,高眠万虑沈。
杯盘春席罢,风雨画堂深。
气胜龟调息,魂交蝶伴心。
有人惊晓漏,颠倒整衣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