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战(bǎi zhàn)的意思: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形容经验丰富、战功卓著。
边马(biān mǎ)的意思:
(1).车驾两侧的马。《楚辞·远游》:“僕夫怀余心悲兮,边马顾而不行。” 朱熹 集注:“边,旁也;谓两驂也。” 清 姚元之 《竹叶亭杂记》卷二:“军行至 红花埠 遇雨泥泞,边马倒毙一头。”
(2).边地的马。 汉 蔡琰 《悲愤诗》之二:“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鴈归兮声嚶嚶。” 南朝 陈 沉炯 《赋得边马有归心》诗:“穷秋边马肥,向塞甚思归。” 清 黄景仁 《顺昌刘武穆祠》诗:“不教长驱得留镇,边马谁敢窥 淮西 ?”
(3).捻军中的先锋或侦察部队。捻军后期,全部成为骑兵,出军前,先派出数百人的精锐马队,在前侦察,一旦发现敌人大队,立即向主力部队报告,如遇小股敌人,即加以歼灭。 清 王定安 《求阙斋弟子记·剿捻上》:“贼忽分股,一窜 阜阳 三河尖 ,一窜 新蔡 、 汝阳 ,边马至 西华 、 邓城 等处。” 凌力 《星星草》第二一章:“这功夫, 罗立海 来了。他禀告了边马打探的最新军情。”不言(bù yán)的意思:指不说话,保持沉默。
胡虏(hú lǔ)的意思:指外族侵略者或敌人。
绝域(jué yù)的意思:指非常偏僻、荒凉的地方。
连年(lián nián)的意思:连续多年
良人(liáng rén)的意思:指贤良善良的丈夫或优秀的男子
猎猎(liè liè)的意思:形容风声、旗帜等高昂飘扬的样子。
千重(qiān zhòng)的意思:指层层叠叠,重重叠叠的意思。
三冬(sān dō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
戍旗(shù qí)的意思:指军队在戍守边防时,高悬的旗帜。也比喻坚守阵地,不易被攻破。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玉关(yù guān)的意思:指高山峻岭,也比喻险要的关口。
战攻(zhàn gōng)的意思:指战争中的攻击行动。
重恨(zhòng hèn)的意思:非常憎恨、十分恨恶。
- 翻译
- 丈夫远赴边疆,一去杳无音讯。
历经百战讨伐胡虏,寒冬中坚守玉门关。
边疆战马声萧瑟,戍旗飘荡显得宁静。
独自承受重重忧愁,多年未能舒展容颜。
- 注释
- 良人:丈夫。
征:远赴。
绝域:边疆。
一去:杳无音讯。
不言还:未归。
百战:多次战斗。
胡虏:敌人。
三冬:寒冬。
阻:坚守。
玉关:玉门关。
萧萧:声音凄凉。
边马思:战马思念。
猎猎:飘动的样子。
戍旗闲:戍旗静止。
独把:独自承受。
千重恨:重重忧愁。
连年:多年。
未解颜:未能舒展容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征战边疆的孤独与哀伤。"良人征绝域,一去不言还"表达了将军远离家乡,身处偏远之地,对归期无从谈起的宿命感。"百战攻胡虏,三冬阻玉关"则展示了他在边疆浴血奋战、连年累月被战争所困的艰辛历程。
"萧萧边马思,猎猎戍旗闲"中,"萧萧"和"猎猎"都是拟声词,用以形容边关寂静夜晚之中的声音,透露出将军在夜深人静时的思绪万千。"独把千重恨,连年未解颜"则表明了他内心深处积累着无法释怀的哀愁,这些哀愁随时间的流逝而日益沉重。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将士孤独、战斗与思念家乡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古代军人在边疆战场上的悲壮与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溪上望樵山八韵
葛洪偕隐意,宗炳卧游心。
少室原相许,匡庐未可寻。
一湾看雪濮,十里见云林。
水际峰峦影,天边猿鹤音。
谷香邀短策,岩翠落幽襟。
欲踵诛茅事,还虚振壑吟。
石塘阴不展,圭窦日初沈。
宜待秋风晚,中阿采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