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点检(diǎn jiǎn)的意思:点检是一个指责他人错误或缺点的成语,意思是发现并指出问题。
逗漏(dòu lòu)的意思:指调侃或戏弄别人,使其暴露出丑态或隐私。
翻盆(fān pén)的意思:形容事物被倒扣或倾覆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人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或失败。
海国(hǎi guó)的意思:指海外的国家或地区。
鸿泉(hóng quán)的意思:指大水源,比喻巨大的力量或影响。
济川(jì chuān)的意思:济,救助;川,大河。比喻救济困难,帮助人们渡过困难。
惊猜(jīng cāi)的意思:惊讶和猜测。
空石(kōng shí)的意思:指没有价值或者没有实际用途的东西。
连宵(lián xiāo)的意思:连续的夜晚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水潦(shuǐ liáo)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汹涌澎湃的样子。
天空(tiān kōng)的意思:指大气层中地面以上的空间,也用来比喻无限广阔、辽阔无边的境地。
卧处(wò chǔ)的意思:卧处是指休息或居住的地方。
渔竿(yú gān)的意思:比喻引诱或欺骗别人的手段或方式。
原点(yuán diǎn)的意思:指事物发展的起点或基础。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癸酉年秋天面对连绵不绝的暴雨时的感慨与思考。首句“天空石破偶惊猜,逗漏鸿泉海国来”以夸张的手法,将暴雨比作石破天惊,仿佛是从遥远的海洋深处涌来的洪泉,形象地展现了暴雨的突然与猛烈。
接着,“长昼翻盆迷白日,连宵注瀑斗狂雷”进一步渲染了暴雨的肆虐,白天如同黑夜,大雨倾盆,雷声轰鸣,仿佛与狂暴的自然力量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对抗。这种描写不仅突出了天气的恶劣,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三旬水潦无馀地,八十年来未见灾”则从时间的角度强调了这场暴雨的严重性,三旬(约一个月)的连续降雨使得大地几乎无处可避,八十年来未曾遭遇如此严重的水灾,可见其罕见与破坏力之大。
最后,“老插渔竿闲卧处,中原点检济川才”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担忧以及对有能力解决水灾问题人才的期待。在暴雨中,他或许暂时找到了逃避现实的方式——“老插渔竿闲卧”,但心中却始终挂念着如何帮助受灾的中原地区,寻找能够治理洪水、拯救生灵的贤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希望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于器之廉宪还滁
东风吹尽燕台雪,潞水垂杨已堪折。
自笑人生得几时,三年两度都门别。
都门日日有行人,我独与君情最亲。
向来宦辙苦南北,去此尚是江湖身。
君向江湖我尘土,从此云山亦修阻。
岂惟去住隔云泥,本自疆封限吴楚。
忆得滁阳始相见,绀发垂云俱弱冠。
四十年来转首空,升沉异势容颜变。
不独容颜改旧时,世情翻覆浮云移。
江湖风月足涛浪,道路天险藏嵚巇。
君能不易平生志,岂识人间有机事。
不将妩媚猎时名,更树风声招物忌。
践扬中外垂廿年,空囊羸马意萧然。
昂藏不受世人识,肮脏徒为知己怜。
知己怜君君不恨,浙水东西有公论。
但须俯仰面无惭,未怕伶俜身独困。
平生颇厌乞墦徒,昏夜哀怜正堪悯。
若教游宦损初心,相去中间不能寸。
此志悠悠我独知,青山不负当年期。
幽谷云深每独往,琅琊月出咏归迟。
醉翁亭下泉堪酿,君去归兮我惆怅。
四时朝暮古人情,同负幽怀不同赏。
《送于器之廉宪还滁》【明·文徵明】东风吹尽燕台雪,潞水垂杨已堪折。自笑人生得几时,三年两度都门别。都门日日有行人,我独与君情最亲。向来宦辙苦南北,去此尚是江湖身。君向江湖我尘土,从此云山亦修阻。岂惟去住隔云泥,本自疆封限吴楚。忆得滁阳始相见,绀发垂云俱弱冠。四十年来转首空,升沉异势容颜变。不独容颜改旧时,世情翻覆浮云移。江湖风月足涛浪,道路天险藏嵚巇。君能不易平生志,岂识人间有机事。不将妩媚猎时名,更树风声招物忌。践扬中外垂廿年,空囊羸马意萧然。昂藏不受世人识,肮脏徒为知己怜。知己怜君君不恨,浙水东西有公论。但须俯仰面无惭,未怕伶俜身独困。平生颇厌乞墦徒,昏夜哀怜正堪悯。若教游宦损初心,相去中间不能寸。此志悠悠我独知,青山不负当年期。幽谷云深每独往,琅琊月出咏归迟。醉翁亭下泉堪酿,君去归兮我惆怅。四时朝暮古人情,同负幽怀不同赏。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667c6a24aaa82061.html
剑守南宁李君璧与余雅不相识比以仁和教谕校文南畿颇有意于浅薄格于异经不果荐甲戌自杭赴蜀道出吴门邂逅及此因赋赠二诗·其二
使君策士南畿日,曾把文章谒后尘。
今古成名真有命,江湖知己负斯人。
一经已浃钱塘化,五马还行剑阁春。
回首吴山应入梦,野云枫叶渺通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