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曾几留客亭·其一》
《和曾几留客亭·其一》全文
宋 / 沈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汩汩尘事长怀鸠杖游。

每因门可款,岂为醉相留

静契竹林胜,幽非草树秋。

公今国耆艾砥柱中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怀(cháng huái)的意思:长久保持怀抱、心中怀念。

尘事(chén shì)的意思:指琐碎的事务或世俗的事物。

砥柱(dǐ zhù)的意思:砥柱指的是支撑柱子,比喻支持、坚定的力量或支持某个事物的人或事物。

汩汩(gǔ gǔ)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连续不断地响起。

鸠杖(jiū zhàng)的意思:指相互依靠,共同扶持。

耆艾(qí ài)的意思:耆艾是指年老的人和年幼的人,表示年龄差距很大。

相留(xiāng liú)的意思:指双方相互招呼、留下的意思。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度在留客亭的一次闲适之游,通过对环境与心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句“汩汩多尘事”,开篇即以“多尘事”点明世俗的纷扰与忙碌,与后文的闲适形成鲜明对比。接着“长怀鸠杖游”,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尘世束缚,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通过“鸠杖”这一意象,既体现了老者的身份,也暗含着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每因门可款,岂为醉相留。”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并非为了饮酒而聚集,而是因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追求,才愿意与朋友相聚。这不仅表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

“静契竹林胜,幽非草树秋。”这两句将留客亭的环境与自然美景相联系,竹林的宁静与草木的幽深,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远离了外界的喧嚣,享受着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公今国耆艾,砥柱屹中流。”这两句赞美了曾几作为国家的智者,如同砥柱一般,在社会的洪流中坚守正义,稳定局势。这里不仅是对曾几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他在国家和社会层面所起的重要作用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次闲适的游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体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沈度
朝代:宋

猜你喜欢

赠炼丹法和殷长史诗

琴高游会稽,灵变竟不还。

不还有长意,长意希童颜。

身识本烂熳,光曜不可攀。

方验参同契,金灶炼神丹。

顿舍心知爱,永却平生欢。

玉牒裁可卷,珠蕊不盈箪。

譬如明月色,流采映岁寒。

一待黄冶就,青芬迟孤鸾。

(0)

更漏子

半开帘,斜背烛。困倚画屏新浴。眉淡扫,髻低梳。

夜凉生绣襦。秋声骤。雁来候。人共海棠消瘦。

香乍热,箪微寒。魂消似去年。

(0)

南蒯歌

我有圃。生之杞乎。从我者子乎。去我者鄙乎。

倍其邻者耻乎。已乎已乎。非吾党之士乎。

(0)

齐人歌

鲁人之皋。数年不觉。使我高蹈。唯其儒书。

以为二国忧。

(0)

五月八日游中桥唐园

果熟榴红曙色晴,阴阴夏木午风清。

柳无白絮三春过,藤有黄瓜五月生。

座对青山浑入画,门依绿水得幽情。

喜看嫩笋多成竹,一树浓槐蜩几声。

(0)

潇湘逢故人慢.奉和司农公见寄原韵

东南云雾,向何处投竿,且还拥絮。岸帻临江浦。

久人倦空斋,书抛花屿。

过日无聊,敢浪说、扬雄油素。

赖消愁、研涤琉璃,自写羊城佳句。

岁时迁,风景暮,想借庑焦林,马樱开处。

觞咏花间路。空惆怅而今,文通别赋。

布帽蒙头,恐负却、欧阳知遇。

但梦绕、长乐钟声,三匝龙楼烟树。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