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更造(gēng zào)的意思:指改换原有的样子或者内容。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红灯(hóng dēng)的意思:红灯通常指交通红灯,表示停止、禁止或警示。在成语中,红灯常用来比喻警告、禁止或阻止某种行为。
枯藤(kū téng)的意思:指人老迈、衰弱无力的状态,也用来比喻事物衰败、没落。
腊月(là yuè)的意思:指农历十二月,也称为腊月。它是中国农历中的最后一个月份,也是传统农耕社会的冬季。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岁末年终的气氛和情绪。
清歌(qīng gē)的意思:指悠扬动听的歌声,形容音乐美妙动人。
沈水(shěn shuǐ)的意思:指人或物沉没在水中。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造冰(zào bīng)的意思:比喻制造假象或虚假事物。
醉红(zuì hóng)的意思:形容红得醉人,极为美丽。
- 注释
- 翻头作尾:形容反常或出人意料。
掉枯藤:比喻冬天开花的异常现象。
腊月:农历十二月,冬季。
花开更造冰:冬天开花并结冰。
何似:哪里比得上。
清歌:清脆悦耳的歌曲。
倚桃李:靠着桃花和李花,象征春天。
一炉沈水:一炉沉香,指熏香。
醉红灯:被红灯映照得陶醉。
- 翻译
- 冬日里花儿反常地开放,像是枯藤翻了个身,又结出了冰。
哪比得上在桃花李花旁轻轻唱着清歌,伴着沉香炉中燃烧的红烛,让人陶醉。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戏答龙泉余尉问禅二小诗》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冬天的奇特景象开篇,"翻头作尾掉枯藤"描绘了一幅冬日画面,枯藤在寒风中仿佛翻转舞动,形象生动。接下来的"腊月花开更造冰"则出人意料,腊月本是寒冬,却言花开且结冰,富有奇趣和冷峭之感。
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引出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何似清歌倚桃李,一炉沈水醉红灯"。他想象着在桃花盛开的季节,伴随着悠扬的歌声,品茗沉香(沈水),在红灯下享受宁静与温暖,意境优美,流露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独特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史·其一
王孙昔未遇,垂钓在江干。
腰下鹿卢剑,夜夜冲星寒。
朝受丞相知,暮登大将坛。
坛上隆准公,回席愿交欢。
嗟哉绛灌徒,怒发自冲冠。
拔城始授邑,捕寇方拜官。
譬彼南溟翼,万里振羽翰。
枋榆有斥鴳,抢地但仰观。
世事良若斯,志士空长叹。
立夏日同杨钱二孝廉浦进士黄公涧观泉遇王孝廉携美人文如文如擅新声赋十三韵
春归已昨日,宴赏未应休。
以我能行乐,诸君总好游。
暖宜裁白苧,晴不载青油。
路爱云山近,溪连夏木稠。
襟怀容啸傲,胜槩复清幽。
逸兴纵横并,良缘邂逅投。
中贤行浊酒,何客坐飞流。
公子思黄歇,佳人命莫愁。
柳疑回舞态,莺剧转歌喉。
佩可同心解,花因比貌羞。
桃源成误入,竹径许淹留。
及暮犹持烛,乘风且放舟。
当尊肯惜醉,转眼易逢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