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觉翠颦增重。
《如梦令.送春》全文
- 鉴赏
这首《如梦令·送春》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词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病后对春天离去的感伤与不舍。
“病起忍将春送”,开篇即点出主人公在病愈之后,不忍心看到春天的离去,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哀愁。“弱草依花风动”一句,通过弱草与花朵在微风中的摇曳,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暗示着春天即将消逝的景象。“犹自泥残莺,不唤春回何用。”这里以“残莺”(即将离去的黄莺)的挣扎与无力,表达了对春天即将消失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反问春天是否还有回来的可能。
接下来的“如梦”二字,既是对前文情景的总结,也暗含了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在“如梦”的比喻下,主人公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场梦境之中,无法把握现实,只能感受到“翠颦增重”,即眼中的绿意更加浓重,象征着对春天离去的深深怀念与不舍。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留恋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偶成
一日日已去,一年年复来。
来者如黄河之源滔滔而不竭,去者如长江之水滚滚而不回。
人生百年复何有,来者去者摧相仍。
麒麟阁上几时画,蓬莱顶上何时登。
我闻九州之外有九州,又闻天上五城十二楼。
安得挟彼安期羡门钟吕辈,乘风驭气同遨游。
下视人世如浮沤。
七月三日大风
去年七月飓风作,驾海驱山势何恶。
沿江滨海万人家,一半漂流喂蛟鳄。
今年七月仍飓风,驱山驾海势略同。
人家有备幸多免,禾偃木拔岁则凶。
我闻有道唐虞世,风不鸣条雨沾块。
休徵五事来应时,百谷用成民用乂。
当今公道如天开,金縢既启群公来。
宾贤养老天子圣,风伯尔独胡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