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罗浮梁弥仙游烂柯山赠以曲筇方笠》
《罗浮梁弥仙游烂柯山赠以曲筇方笠》全文
宋 / 李昴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葛坡龙竹东坡笠,合伴山人洞天

柯烂想应留斧在,凭君试问石桥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洞天(dòng tiān)的意思:洞天指的是隐藏在山水之间的幽静、美丽的地方。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境界高深、见识广博。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合伴(hé bàn)的意思:一起合作,共同努力

柯烂(kē làn)的意思:形容木材腐朽破烂或文章破旧不堪。

龙竹(lóng zhú)的意思:指人的才能或品质潜藏不露,待时机成熟时才能展现出来。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试问(shì wèn)的意思:用于引出问题或者表示询问的措辞

石桥(shí qiáo)的意思:指结实、坚固的桥梁

注释
葛坡:地名,可能指有龙竹生长的地方。
龙竹:一种竹子。
东坡:苏东坡,北宋文学家,这里借代有诗意的环境。
笠:斗笠,遮阳防雨的帽子。
山人:泛指山居的隐士或文人。
洞天:道教中指仙境,隐秘而美妙的地方。
柯烂:树木枯朽,暗示时间久远。
想应:推测、猜想。
留斧在:传说中仙人留下的斧头,象征着古老或神秘的力量。
石桥仙:可能是指住在石桥附近的仙人或者神话人物。
翻译
葛坡上的龙竹丛中,东坡戴着斗笠,
他与山人相伴,一同前往那隐秘的洞天世界。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葛坡龙竹东坡笠"中的“葛坡”指的是葛岭,龙竹则是竹林的雅称,东坡则是苏轼在四川时期居住的地方,这里提及这些地点,是为了营造一种仙境般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

"合伴山人到洞天"中,“山人”指的是隐士或道人,而“洞天”则是道教中的仙境。这两者结合,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界乃至神秘领域的交融。这里的"合伴"意味着诗人不仅是在欣赏自然之美,更是在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超脱。

"柯烂想应留斧在"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的情感和对待命运的态度。"柯烂"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树木,"留斧"则意味着留下砍伐工具,即暂时放下世俗事务不再理会。这两者结合,表达了诗人想要在自然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放松。

最后一句"凭君试问石桥仙"则是对读者的邀请,让他们也来体验这份超然脱离尘世的美好。"凭君"即倾诉于你,"试问"则是在询问或探讨,"石桥仙"则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仙境或者是仙人。这一句增添了一种对话式的交流,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诗中所传达的情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精神超脱的向往,以及他希望与读者共同分享这种体验的愿望。

作者介绍
李昴英

李昴英
朝代:宋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猜你喜欢

壬子江陵寄闻人松庵

不见松庵又几年,书来云欲卜新椽。

我方北寨愁供戍,君盍西湖喜结缘。

多谢烹鱼勤客遗,薄言骑鹤寓腰缠。

惜无广厦欢颜力,姑用长安作酒钱。

(0)

定花阻风·其一

客缆相衔系柳边,不禁雪浪苦粘天。

寻常溪口鱼虾贱,今度船留倍索钱。

(0)

题金陵杂兴诗后十八首·其九

离离禾黍已难言,空觅枫林与菜园。

瓦屋半间非辱井,经幢两个即升元。

(0)

题金陵杂兴诗后·其四

夜过江左从鸾旂,从此灵君著汉衣。

春到阴山花似雪,望乡台上鹧鸪飞。

(0)

四恩岩

疲筇扪石上,大野俯栏窥。

洞穴通诸顶,泉流接两池。

(0)

醉蓬莱.同幕中诸公劝虞宣威酒

正红疏绿密,浪软波肥,放舟时节。

载地擎天,识堂堂人杰。

万里长江,百年骄虏,只笑谈烟灭。

葭苇霜秋,楼船月晓,渔樵能说。

分陕功成,沙堤归去,衮绣光浮,两眉黄彻。

了却中兴,看这回勋业。

应有命圭相印,都用赏、元功重叠。

点检尊前,太平气象,今朝浑别。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