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金 国 贺 会 庆 节 使 副 到 阙 紫 宸 殿 宴 致 语 口 号 宋 /周 必 大 瑞 气 轻 笼 合 殿 香 ,上 尊 初 破 早 寒 霜 。千 秋 节 应 千 龄 运 ,万 岁 声 随 万 岁 觞 。境 似 华 胥 民 气 乐 ,梦 如 帝 所 乐 声 长 。年 年 太 史 前 期 奏 ,南 极 星 明 圣 历 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帝所(dì suǒ)的意思:指帝王的居所,也用来形容非常华丽、宏伟的建筑。
华胥(huá xū)的意思:指古代神话中的一个仙境,也用来形容美好而遥远的地方。
极星(jí xīng)的意思:指北极星,也比喻人或物在困境中给人以指引或希望。
笼合(lóng hé)的意思:指将不同的事物或观点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民气(mín qì)的意思:指民众的情绪和心情。
明圣(míng shèng)的意思:明智而圣洁的品质或行为。
南极(nán jí)的意思:极其寒冷的地方,比喻极度寒冷的环境或极端的困难境地。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前期(qián qī)的意思:某个过程或阶段的开始阶段。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千龄(qiān líng)的意思:千年的时光
秋节(qiū jié)的意思:秋天的节日
瑞气(ruì qì)的意思:瑞气是指吉祥、幸福、吉利的气息或氛围。
上尊(shàng zūn)的意思:尊贵的地位或身份高于他人
圣历(shèng lì)的意思:指具有特殊意义或价值的历史时刻或时期。
史前(shǐ qián)的意思:指的是远古时代,人类历史上没有文字记载的时期。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万岁(wàn suì)的意思:表示祝福、庆贺,意味着希望某人或某事长命百岁、长久存在。
千秋节(qiān qiū jié)的意思:指千秋万代、永久不变的节日或纪念活动。
- 翻译
- 祥瑞之气轻轻笼罩着宫殿中的香气,清晨的寒霜刚刚打破宁静。
千秋节庆与国运相呼应,万岁的祝颂随着万岁的酒杯流淌。
景象如同华胥国般安宁,百姓心情欢畅,梦境中尽是天子乐章悠长。
每年太史都提前奏报,南极星光明亮,预示着圣明的朝代繁荣昌盛。
- 注释
- 瑞气:吉祥的云气。
合殿香:宫殿里的香气。
上尊:尊贵的酒杯。
初破:刚刚打破。
早寒霜:清晨的薄霜。
千秋节:重要的节日。
千龄运:千年国运。
万岁声:万岁的祝福声。
万岁觞:万岁的酒杯。
境似华胥:景象如仙境。
民气乐:百姓快乐。
梦如帝所:梦境中的皇帝。
乐声长:乐曲悠长。
太史:古代官职,负责天文历法。
前期奏:提前报告。
南极星:象征君主的星辰。
圣历昌:圣明的朝代昌盛。
- 鉴赏
这首宋朝周必大的诗《金国贺会庆节使副到阙紫宸殿宴致语口号》描绘了宫廷庆典的盛大场景。首句“瑞气轻笼合殿香”以祥瑞之气笼罩着宫殿,暗示了节日的神圣与吉祥。次句“上尊初破早寒霜”则写出了清晨寒霜中酒杯破冰的仪式,预示着宴会的开始。
“千秋节应千龄运,万岁声随万岁觞”两句,将节日与国家的繁荣昌盛紧密相连,表达了对君主长久统治和国家千秋万代的祝福。接着,“境似华胥民气乐,梦如帝所乐声长”通过比喻,描绘出百姓安居乐业,宫廷梦境欢愉的景象。
最后,“年年太史前期奏,南极星明圣历昌”以天文象征,预示着在太史的奏报下,皇帝的统治如同南极星般光明,国家的福祉日益昌盛。整首诗语言华丽,富有寓意,展现了宋代宫廷庆典的庄重与喜庆气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观海塘志事示总督杨廷璋巡抚庄有恭
明发出庆春,驾言指海宁。
海宁往何为,要欲观塘形。
浙海沙无常,南北屡变更。
北坍危海宁,南坍危绍兴。
惟趋中小亹,北南两获平。
然苦中亹窄,其势难必恒。
绍兴故有山,为害犹差轻。
海宁陆且低,所恃塘为屏。
先是常趋南,涨沙率可耕。
两度曾未临,额手谢神灵。
庚辰忽转北,海近石塘行。
接石为柴塘,易石自久经。
费帑所弗惜,无非为民生。
或云下活沙,石堤艰致擎。
或云量移内,接筑庶可能。
切忌道旁论,不如目击凭。
活沙说信然,尺寸不可争。
移内似可为,闾阎栉比并。
其无室庐处,又复多池坑。
固云举大事,弗顾小害应。
然以卫民心,忍先使民惊。
且如内石建,宁听外柴倾。
是将两堤间,生灵蠲沧瀛。
如仍护外当,奚必劳内营。
以此吾意决,致力柴塘成。
坦水篓石置,可固堤根撑。
柴艰酌加价,毋俾司农程。
补苴示大端,推行宜殚诚。
《观海塘志事示总督杨廷璋巡抚庄有恭》【清·弘历】明发出庆春,驾言指海宁。海宁往何为,要欲观塘形。浙海沙无常,南北屡变更。北坍危海宁,南坍危绍兴。惟趋中小亹,北南两获平。然苦中亹窄,其势难必恒。绍兴故有山,为害犹差轻。海宁陆且低,所恃塘为屏。先是常趋南,涨沙率可耕。两度曾未临,额手谢神灵。庚辰忽转北,海近石塘行。接石为柴塘,易石自久经。费帑所弗惜,无非为民生。或云下活沙,石堤艰致擎。或云量移内,接筑庶可能。切忌道旁论,不如目击凭。活沙说信然,尺寸不可争。移内似可为,闾阎栉比并。其无室庐处,又复多池坑。固云举大事,弗顾小害应。然以卫民心,忍先使民惊。且如内石建,宁听外柴倾。是将两堤间,生灵蠲沧瀛。如仍护外当,奚必劳内营。以此吾意决,致力柴塘成。坦水篓石置,可固堤根撑。柴艰酌加价,毋俾司农程。补苴示大端,推行宜殚诚。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4167c6b391a0be0991.html
自金山放舟至焦山三叠苏轼韵
清流亹亹元荫耽,山以包屋称江南。
竹径禅林胥熟路,到此屈指今凡三。
玉局杰作重快读,秘思爱彼抽春蚕。
中流豪歌复酣啸,老僧笑晤心何惭。
观民休助我正务,暇亦延赏穷岩潭。
金山佳矣鲜隙地,已嫌楼阁罗峰酣。
剪江言造幽绝处,胜以弗饰方可谈。
乃复稍稍事庄校,贝多罗树珊瑚龛。
踵事增华俗犹厌,质诸佛想非所甘。
以言施者虽破吝,以言居者宁非贪。
髯翁有知应首肯,但已成事说何堪。
瘗鹤真迹惜漫漶,为临元本留云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