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脱千山瘦,江空一水长。
云高鹏北运,天阔雁南翔。
持觞(chí shāng)的意思:手持酒杯,用于祝贺或庆祝。
焚舟(fén zhōu)的意思:指在决心实现某个目标或完成某项任务后,采取极端措施,断绝后路,不给自己退路。
寒芦(hán lú)的意思:
寒天的芦苇;干芦苇。 南朝 梁 沉约 《咏雪应令》:“思鸟聚寒芦,苍云軫暮色。” 宋 陆游 《对酒》诗:“密篠持苫屋,寒芦用织帘。” 元 黄溍 《送凌吉叟杭州教授》诗:“春风操别衣,晴沙秀寒芦。”
昏黄(hūn huáng)的意思:形容光线昏暗,色彩暗淡。
南翔(nán xi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迅速消失、不见踪影。
千山(qiān shān)的意思:指很多山,形容山势磅礴、连绵不尽。
飒飒(sà sà)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摩擦声等清脆而响亮的声音。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子桑(zǐ sāng)的意思:形容人非常聪明,有才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景象,充满了苍凉与寥落之感。开篇“寒芦风飒飒,时节近昏黄”两句,设置了整体的情调和场景,通过对寒风吹拂芦草的声音进行描写,以及时间接近黄昏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木脱千山瘦,江空一水长”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树木因秋季而变得枯瘦,而江河中的水却仍旧宽广流长,形成鲜明对比。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不仅是对秋天景色的刻画,也隐喻着作者心境的孤独与苍凉。
“云高鹏北运,天阔雁南翔”两句,则将视野拉得更远,通过大雁的飞行方向来强调空间的开阔和时间的流逝。这里的“鹏北运”和“雁南翔”,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象征着作者内心对于自由与遥远的向往。
最后,“读尽焚舟赋,持觞酹子桑”两句,则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读完了关于焚舟的文章(可能指古代某个历史事件),手中拿着酒杯,在古人子桑的树下饮酒,这既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也反映出诗人的文化自觉和历史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特有的感受,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向往。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历史的思考和个人生活的情调,是一首结合了自然美、历史意境与个人的情感体验的佳作。
一朝倾盖若忘年,更把新诗物外传。
侧望风流还入幕,应怜憔悴未成仙。
离樽谩托春风里,短棹行依瘴海边。
十斛明珠君不惜,珊珊投掷满巴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