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妇竞簪花,花多映愈丑。
量已苟自私,招损乃谁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丑妇因竞簪花而显得愈加丑陋的场景,同时也反映出邻女对美貌自信却最终徒劳无功的情形。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宠禄与虚荣无常的思考,以及个人内心对于真正安稳之物的追求。
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如“丑妇竞簪花,花多映愈丑”这两句,不仅形象地刻画了丑妇的外貌,也暗示了她渴望美丽却适得其反的可悲。接下来的“邻女恃其姿,掇之不盈手”则展示了邻女对自己容貌的自信和贪婪,但结果却是“量已苟自私,招损乃谁咎”,暗示了她最终因为自私而遭受损失。
最后两句“宠禄既非安,于吾竟何有”则表达了诗人对世间荣华富贵的看破和不屑一顾,以及对于个人的真正所求与追寻。整体上,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内省,探讨了外貌、虚荣与心灵安宁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