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家(chū jiā)的意思:指一个人离开家庭,放弃尘世的事物,投身于宗教修行或出家修道。
春芽(chūn yá)的意思:指春天刚出土的嫩芽,比喻刚开始发展的事物。
法身(fǎ shēn)的意思:指佛陀的身体或佛法的体现。
梵夹(fàn jiā)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严肃庄重,不苟言笑的样子。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散花(sàn huā)的意思:指分发物品、散发福利等,使人们得到好处或受益。也用来形容表演者在观众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或技能。
生处(shēng chù)的意思:指人们生活、工作或活动的地方。
无涯(wú yá)的意思:无边无际,没有尽头。
拥炉(yōng lú)的意思:指家庭团聚,全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边,共同享受温暖。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浊世(zhuó shì)的意思:指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沦丧的时代。
- 鉴赏
这首诗《僧房夜坐》是宋代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描绘僧人夜晚在僧房中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佛教对生死观的独特理解与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首句“说到死生处,令人羡出家”,开篇即以一种引人深思的语气,表达了对出家生活的向往与羡慕。出家人面对生死的态度更为超然,他们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解脱而非物质的享受。接下来,“法身终不坏,浊世自无涯”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佛教中关于法身(即佛性)永恒不变的观点,以及对尘世无尽轮回的理解。法身不坏意味着灵魂或精神层面的永生,而浊世无涯则暗示了人生的苦难与无常。
“梵夹金销字,经帘綵散花”描绘了僧人日常修行的生活细节。梵夹指的是装有佛经的书卷,金销字则可能是指佛经上的金字,显示出对经典的尊崇与重视。经帘綵散花则可能是指僧人在诵读经文时,花瓣随风飘落,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僧人的虔诚与修行的严谨,也暗示了佛教文化中对美的追求与和谐共生的理念。
最后,“拥炉待月上,溶雪煮春芽”两句,将画面推向了夜晚的静谧与禅意之中。拥炉取暖,等待月升,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变化的淡然;溶雪煮春芽,则可能寓意着新生与希望,或是对自然循环的敬畏与顺应。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僧人夜间的日常生活,更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与宇宙规律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夜坐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思想中对于生死、法身、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朱建阳
故人三十北上书,行到蓟门曾弃繻。
故人今去蓟门道,双绶垂腰一何好。
道旁桃李烂春晴,可怜仙令看花行。
殷勤斗酒与君别,落花片片如飞雪。
昨岁春花满蓟门,垂杨陌上始逢君。
偶然倾盖输情素,交欢每会披云雾。
春来春去脦几时,聚散匆匆各自知。
把袂追攀情未已,为问闽中几千里。
武夷之山天下奇,翠壁丹崖共蔽亏。
可但王乔多道气,应传潘岳有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