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旗收败马,占碛拥残兵。
塞闲思远猎,师老厌分营。
边城(biān chéng)的意思:指边远的城市或地区,也可以指边境地区。
冰河(bīng hé)的意思:形容冷漠无情、不动感情。
残兵(cán bīng)的意思:指战争中剩余的残余兵力或战败后逃散的士兵。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覆阵(fù zhèn)的意思:覆灭敌军的阵势。
公卿(gōng qīng)的意思:指官员,特指高级官员。
人迹(rén jì)的意思:指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或痕迹所在的地方。
山草(shān cǎo)的意思:指山中的草木,比喻人品或事物的质量。
思远(sī yuǎn)的意思:思考远大的目标或理想。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乌鸢(wū yuān)的意思:形容人的外貌或行为与其内在品质不相符。
雪岭(xuě lǐng)的意思:指高山之巅的雪山,也用来比喻困难重重的事情或高不可攀的目标。
中得(zhōng de)的意思:获得、得到、取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塞将士的生活和心境,通过对战争场面、自然景观以及个人情感的刻画,展现了边疆军人的艰苦与孤寂。
"二十在边城,军中得勇名。" 这两句开篇,便点明了诗人年轻时就在边塞立下战功,获得了英勇的称号。这不仅是对个人勇武的一种肯定,也映射出当时战争频繁、军事征战不断的历史背景。
"卷旗收败马,占碛拥残兵。覆阵乌鸢起,烧山草木明。" 这几句生动地描绘了战后的情景:战旗卷起,战马带伤,士兵们在沙碛旁集结,乌鸦盘旋于空中,山野被火焚烧一片,草木尽现焦黑。这段描述充满了战争的残酷和毁灭,展现了战争对自然与人世的破坏。
"塞闲思远猎,师老厌分营。" 这两句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边疆军人在平静时刻会想起远方的狩猎生活,以及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战争的频仍,对于分散营地的厌倦与无奈。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情趣的一种眷恋,也反映了士兵们对于和平安稳生活的渴望。
"雪岭无人迹,冰河足雁声。" 这两句描绘了一片荒凉而美丽的边塞风光:积雪覆盖的山脉上没有行人的踪迹,而冰封的河流中只有野鹅的叫声。这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抒情,通过这冷清孤寂的画面,更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凉。
"李陵甘此没,惆怅汉公卿。"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李陵的同情与共鸣。李陵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将领,因战败被流放边疆,最终归顺匈奴。这里的“甘此没”,可能暗指对边塞生活的某种接受和甘愿。而对于“汉公卿”的惆怅,则可能包含了对李陵命运的同情,以及对自己身处相似境遇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自然与个人情感的多维度描绘,展现了边塞军人的复杂心境和艰苦生活,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碧天无际,乍雨清烟霭,风开云月。
人在南楼,剧谈胜咏,拥碧油旌节。
银阙腾辉,冰轮驾彩,颢气资高洁。
大星不见,更容萤火明灭。
须烦翠杓琼杯,华笺象管,与我酬清绝。
谁使琵琶声到耳,轻赋荻花枫叶。
露脚斜飞,河阴低转,香篆环三杰。
莫辞终日,舞腰重看回雪。
二老亭亭双属玉,交映霜馀半溪绿。
才高一世妙言语,落笔珠玑烂盈掬。
时来钓叟为三公,傅岩莘野谁雌雄。
纷纷俗态任冷煖,风云早晚腾蛟龙。
中兴复见宣和盛,须信人心协天命。
真从僵仆正邦基,更向膏肓起民病。
尺书寄我三长篇,管中窥豹非其全。
墨渝纸敝未释手,晴窗飞尽沉香烟。
嗟予留滞濡须坞,梦寐斯文属燕许。
何当单骑造斋榻,遂使高轩出城府。
春风回首归萌芽,又促畦丁种早瓜。
我心倾写会有日,为言已办浮江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