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狗逐膻羊,疾者业先登。
积溺以自监,效鸠勿效䴒。
奔腾(bēn téng)的意思:形容奔流不息,势不可挡。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东阳(dōng yáng)的意思:指形容人或事物极具才华、出类拔萃。
咄咄(duō duō)的意思:形容气势威严,态度强硬。
皋夔(gāo kuí)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有才华,也指人的形象美丽动人。
孤灯(gū dēng)的意思:指孤单寂寞的景象或处境。
管商(guǎn shāng)的意思:指管理商业或经商的能力和技巧。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能不(néng bù)的意思:表示不可避免、难以避免。
为理(wéi lǐ)的意思:为了事理或道理而行动或努力。
先登(xiān dēng)的意思:指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中,率先取得成就或名声。
严子(yán zǐ)的意思:指严厉、严格的人。
子陵(zǐ líng)的意思: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用来比喻人去世后留下的事物。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的《严子陵滩限韵同陶石篑方子公赋》系列中的第三首。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个人价值的反思。
诗的前半部分“不肯助为理,咄咄严子陵。皋夔与管商,问君能不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严子陵与古代贤臣皋陶、夔、管仲和商相比,表达了对严子陵不参与政治、保持高洁品性的赞赏,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缺乏贤能之士、政治清明的批评。
接着,“众狗逐膻羊,疾者业先登。我才不如狗,妥用强奔腾。”这里通过比喻,将追逐权力的官员比作追逐腥膻的狗,形象地揭示了官场的腐败和人性的贪婪。诗人自比为“才不如狗”的人,却不得不“强奔腾”,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讽刺。
后半部分“明月虽有照,终不笑孤灯。不见东阳殷,强出如冻蝇。”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明月象征着公正和光明,但并不嘲笑孤独的灯火,暗示了社会中公正与个体尊严之间的关系。而“东阳殷”和“冻蝇”则分别代表了被迫出头的权贵和被压迫的小人物,形象地展现了社会阶层的不平等和个体在强权面前的无力感。
最后,“积溺以自监,效鸠勿效䴒。”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对于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并且告诫人们要学习乌鸦(鸠)的忠诚,而不是燕子(䴒),即要坚守正直,避免趋炎附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生动的比喻,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问题,尤其是官场的腐败和人性的弱点,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正义和个人道德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