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成枯菜依檐白,染出春衣映壁红。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龙 水 板 桥 院 宋 /李 新 送 腊 温 浓 万 井 同 ,筠 舆 犹 走 万 山 中 。曝 成 枯 菜 依 檐 白 ,染 出 春 衣 映 壁 红 。掩 豆 豚 肩 仍 岁 俭 ,传 觞 酿 翁 几 家 空 。不 知 新 嵊 招 陶 否 ,等 向 江 干 送 五 穷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传觞(chuán shāng)的意思:传递酒杯,表示邀请客人共饮。也用来比喻传递信息或传播思想。
春衣(chūn yī)的意思:指春天穿的衣服,比喻美好的事物或者令人愉悦的事物。
江干(jiāng gān)的意思:江河的岸边,指江河边的地方。
酿瓮(niàng wèng)的意思:指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或自讨苦吃。
仍岁(réng suì)的意思:指人年纪虽已老,但精神仍旧充沛,活力不减。
送腊(sòng là)的意思:送腊是指送年货,传统习俗中指在农历年前给亲朋好友送去年货的意思。
岁俭(suì jiǎn)的意思:指过年的时候过节俭,不奢侈浪费。
豚肩(tún jiān)的意思:形容人的肩膀宽厚像猪肩一样。
万井(wàn jǐng)的意思:形容房屋众多,楼宇林立。
五穷(wǔ qióng)的意思:形容人贫困困顿、生活艰苦。
新岁(xīn suì)的意思:新的一年;新年
- 翻译
- 在寒冬腊月里,浓郁的暖意弥漫在千家万户,竹车还在崇山峻岭中穿梭。
晒干的蔬菜挂在屋檐下显得洁白,染出的新衣映衬着墙壁,色彩鲜艳。
尽管年景依旧清贫,人们依然腌制豆豚,酒坛里的酒也所剩无几。
不知道新的一年能否邀请到陶渊明这样的隐士共度,我期待在江边为驱除贫穷而举杯庆祝。
- 注释
- 腊:农历十二月,冬季最后一个月,有祭祀祖先和迎接新年习俗。
筠舆:竹制的小车,古时常见的交通工具。
岁俭:年景不好,粮食短缺。
陶:指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居田园著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生活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送腊温浓万井同,筠舆犹走万山中。”开篇两句,诗人以送走严寒、迎接春暖为背景,设定了一幅冬去春来的季节交替图。万井之水在春天的阳光下逐渐回温,而筠舆(一种农具)依旧穿行于万山之中,描绘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曝成枯菜依檐白,染出春衣映壁红。”接下来,诗人笔触转向庭院中的情景。枯菜在阳光下被晒得洁白,春天的新衣服则被鲜艳的花色所浸染,这不仅是对物象的描绘,也反映了农家生活的节奏和喜悦。
“掩豆豚肩仍岁俭,传觞酿瓮几家空。”这两句诗转向农业活动,掩豆(筛选豆子)和豚肩(猪肩部位)暗示着农忙的开始,同时也透露出节俭的生活态度。觞(古代酒器)与酿瓮(酿造酒的器具)则表明了农家在春季的饮食准备,以及可能的社交活动。
“不知新岁招陶否,待向江干送五穷。”最后两句,诗人似乎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持有一种期待与不确定的情绪。陶(陶冶,古代指通过考核选拔人才)是否已经开始?诗人在等待,准备前往江边送别那些可能要离去的人,或许是对知识分子“五穷”的一种同情和惦念。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天农村生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社会变迁的一种关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