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冰柱(bīng zhù)的意思:指冰冷而坚硬的柱子,比喻坚强不屈、不可动摇的意志。
地炉(dì lú)的意思:地下的炉子,比喻隐藏的机密地点。
冯夷(féng yí)的意思:形容思想、行为不切实际、脱离实际。
丰年(fēng nián)的意思:指农作物丰收的年景,也用来形容事业或生活充满丰富和富裕的状态。
疗贫(liáo pín)的意思:疗贫是指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改善生活状况。
罗帷(luó wéi)的意思:指帷幕、幔帐。形容华丽、富丽堂皇的场面。
贫家(pín jiā)的意思:指家境贫穷,贫困的家庭。
坡老(pō lǎo)的意思:指人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天遣(tiān qiǎn)的意思:指上天派遣或安排的事情,表示命运或天意不可违背。
眼下(yǎn xià)的意思:指当前、目前、此刻。
玉楼(yù lóu)的意思:指美丽华丽的宫殿或楼阁。
纸帐(zhǐ zhàng)的意思:指信用不佳,难以兑现的债务或承诺。
丰年瑞(fēng nián ruì)的意思:形容年景丰收,充满吉祥的意象。
- 翻译
- 天空派遣冯夷挥舞寒冰,仿佛万木间的龙被冻得痴傻。
我在寒冷中回味坡老的玉楼诗篇,想象刘叉描绘冰柱的诗句。
徒然围着地炉燃烧竹枝取暖,又挂起纸帐代替华丽的帷幕。
谁知道这竟是丰年的预兆,却未能解救眼前贫困人家的饥饿。
- 注释
- 冯夷:神话中的黄河之神。
剪水飞:挥舞寒冰像剪刀切割水面。
拿空:冻结。
冻龙痴:形容龙被冻得呆滞。
坡老:苏轼的号,这里指苏轼。
玉楼句:苏轼的诗句。
刘叉:唐代诗人。
冰柱诗:刘叉关于冰雪的诗。
谩拥:徒然围拥。
然竹火:燃烧竹枝取暖。
纸帐:简陋的纸制帐幕。
罗帷:华丽的帷幕。
丰年瑞:丰收的吉祥预兆。
疗:治疗。
眼下饥:眼前的饥饿。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杨公远所作,名为《连日雪次黄仲宣韵(其一)》。从艺术风格上看,这是一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山水诗。
首句“天遣冯夷剪水飞”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大雪纷飞的场景,"冯夷"是古代的一种神话人物,能控制云雨,这里借以形容雪花如刀剪般切割着空气。第二句“拿空万木冻龙痴”则继续描写雪后的静谧与森林的沉寂,以“拿空”强调大自然被雪所占据,"冻龙"比喻树枝被冰霜覆盖,“痴”字形容树木在严寒中的无声与呆滞。
第三句“寒思坡老玉楼句”中,“坡老”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某位隐逸之士,“玉楼句”则是对诗句的修饰,表明是在清幽雅致的环境中思考着冬日的景象。第四句“清想刘叉冰柱诗”里的“刘叉”应为刘禹锡,是唐代著名诗人,这里提及他可能是为了表达对前辈诗人的怀念或是对其诗风的追慕。
第五句“谩拥地炉然竹火”描绘出室内取暖的情景,“谩拥”形容围坐取暖的温馨,"地炉然竹火"则强调了室内的温暖与舒适。第六句“更垂纸帐当罗帷”中,“更垂”意味着继续或再次,“纸帐当罗帷”形容窗户被雪封住,如同挂上了轻薄的纱帘。
末两句“谁知预作丰年瑞, 不疗贫家眼下饥”则转而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忧虑与批判。"谁知"表达了一种无奈和不解,"预作丰年瑞"指的是朝廷或统治者常常宣扬即将到来的好年景,但实际上“贫家眼下饥”却显示出底层民众的困苦与饥饿,这里强烈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统治者的虚伪。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