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隙守冻蝇,在裈虱已逃。
禹迹未过华,谁疏汾与洮?
斯言虽指喻,闻者嫌吾謷。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砥柱(dǐ zhù)的意思:砥柱指的是支撑柱子,比喻支持、坚定的力量或支持某个事物的人或事物。
东流(dōng liú)的意思:指水向东流动,比喻事物顺利发展或人才向有权势的地方集中。
卷轴(juàn zhóu)的意思:指卷曲的纸张,形容文章、书籍等内容丰富、精彩。
昆吾(kūn wú)的意思:指兄弟之间相互关心、互相帮助的情谊。
龙门(lóng mén)的意思:指高门槛、高难度的考试或选拔机会,也可指突破重重困难、获得成功的机会。
婺女(wù nǚ)的意思:指贤良淑德的女子。
牛毛(niú máo)的意思:形容极其微小或微不足道。
千丈(qiān z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高或非常深。
青天(qī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可引申为没有障碍或压力的境地。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滔滔(tāo tāo)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磅礴,也用来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气势磅礴、连绵不绝。
天孙(tiān sūn)的意思:指君主的后代或王室的子孙。
五车(wǔ chē)的意思:五辆车,形容数量多。
义理(yì lǐ)的意思:义理指的是道义、道理、道德规范等。它强调人们应该遵循的正确的道德准则和道理。
有何(yǒu hé)的意思:询问原因或目的。
禹迹(yǔ jì)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留下的痕迹,比喻善政的印迹或治理事物的痕迹。
指喻(zhǐ yù)的意思:用一种事物来暗示或代表另一种事物。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赠徐十三明经时栋四章(其二)》。全诗以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徐十三的赞美与鼓励。
首句“玉缜不可砺,曷贵昆吾刀?”以玉器难以磨砺而珍贵,反问昆吾刀的价值何在,隐喻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接着“扪隙守冻蝇,在裈虱已逃”,通过观察细节,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在困境中坚守,而对手却已逃离,进一步赞扬了友人的坚韧与智慧。
“卷轴充五车,义理纷牛毛”两句,以大量书籍和繁杂的义理,比喻友人学识渊博,思想深邃。接下来“禹迹未过华,谁疏汾与洮?”则以古代大禹治水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能像大禹一样解决复杂问题的期待。
“龙门有何钥,但资砥柱牢”中,“龙门”象征着困难与挑战,“砥柱”则是稳定的力量,整句表达了友人面对困难时,只要坚定信念,就能克服一切。随后“东流经万里,日月同滔滔”描绘了友人如同长江东流,历经万水千山,最终与日月同辉,象征着友人未来的辉煌成就。
“纵立千丈波,不掩青天高”则以巨大的波浪无法遮挡天空的高度,比喻友人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无法阻挡他追求真理与理想的决心。最后“斯言虽指喻,闻者嫌吾謷”表明诗人虽然用了比喻,但担心别人可能觉得他的言辞过于夸赞,体现了诗人谦虚的态度。
“且挟婺女丝,往就天孙缫”以神话中的婺女和天孙(织女)为喻,希望友人能像他们一样,拥有创造与合作的能力,共同编织美好的未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品质、才华、毅力以及未来成就的赞美与期待,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成功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