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为兰杜滋,上为日月陈。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化(bi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春云(chūn yún)的意思:春天的云彩。比喻美好的景象或充满希望的事物。
大廓(dà kuò)的意思:形容建筑物宏伟壮丽,规模庞大。
得所(de suǒ)的意思: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或结果。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鬼神(guǐ shén)的意思:指神秘、超自然的力量或存在。
含笑(hán xiào)的意思:面带微笑,形容心情愉悦。
将来(jiāng lái)的意思:指的是未来的时间或事物。
九阳(jiǔ yáng)的意思:指阳光强烈,光芒耀眼。
灵均(líng jūn)的意思:灵巧聪明,才智出众。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寤寐(wù mèi)的意思:形容思虑过度,夜不能寐。
无垠(wú yín)的意思: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限制。
无内(wú nèi)的意思:指人心胸狭窄,没有胸襟和气量。形容心机深沉、不仗义的人。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正气(zhèng qì)的意思:正气指的是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正直无私。
珠斗(zhū dòu)的意思:珠宝的重量单位,比喻价值高贵。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对画家所绘三闾大夫(屈原)画像的赞美与解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屈原的高尚情操与伟大精神。
“先生怀姱节,寤寐见古人。” 开篇即表达了对屈原高尚品德的敬仰,无论是醒时还是梦中,都仿佛能见到这位伟大的先贤。这种对屈原人格魅力的推崇,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凌朝漱九阳,为予貌灵均。” 描述了屈原在清晨沐浴阳光的形象,以此来表现他的精神光辉与内在的光明。同时,“灵均”是屈原的别称,这里再次强调了他对后世的影响与地位。
“曲眉象珠斗,姣衣飘春云。” 通过描绘屈原的眉眼与服饰,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不失柔美的形象。曲眉如同明亮的星辰,姣好的衣裳随风飘扬,如同春天的白云,既体现了屈原的外在美,也暗示了他的高洁品质。
“云中嫣含笑,望如扶桑君。” 这一句将屈原比作云中的美人,含笑而望,仿佛是向东方的太阳神致敬。这不仅描绘了屈原的神态,也寄托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
“正气得所繇,变化皆吾真。” 表达了屈原正直不阿的精神力量,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他始终坚守自我,保持真我。
“下为兰杜滋,上为日月陈。” 这里将屈原比作兰花与杜鹃,象征着他的品格如同这些植物一样,既能在低处滋养生长,也能在高处散发光芒,成为人们心中的明灯。
“子其虚以待,鬼神将来奔。” 意味深长地表达了对屈原的期待,认为他的精神将吸引所有崇敬者,包括鬼神在内的所有灵魂都会前来膜拜。
“其小入无内,其大廓无垠。” 最后两句总结了屈原精神的深远影响,无论是在个人层面还是在更广阔的宇宙观中,他的影响力都是无限的,既深入个体内心,又超越时空界限。
整首诗通过对屈原形象的细腻描绘与深刻寓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伟人的崇高敬意与深切怀念,同时也传达了对高尚人格与精神追求的向往与赞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蓦山溪·草熏风暖
草熏风暖,楼阁笼轻雾。
墙短出花梢,映谁家、绿杨朱户。
寻芳拾翠,绮陌自青春,江南远,踏青时,谁念方羁旅。
昔游如梦,空忆横塘路。
罗袖舞台风,想桃花、依然旧树。
一怀离恨,满眼欲归心,山连水,水连云,怅望人何处。
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
门外绿阴千顷。
两两黄鹂相应。
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
人静。
人静。
风动一枝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