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风动(fēng dò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动力雄厚。
敷天(fū tiān)的意思:敷天意为广泛覆盖天地,遍布整个天空。形容事物的范围广阔,无所不在。
鼓鼙(gǔ pí)的意思:指鼓声和鼓点,形容喧闹热闹的景象。
故宫(gù gōng)的意思:指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一。
河山(hé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领土。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蓟门(jì mén)的意思:指门庭草木繁盛的样子,形容景象美丽、繁华的样子。
黎庶(lí shù)的意思:指广大的人民群众,也指社会中普通人的生活状况。
满目(mǎn mù)的意思:充满眼前,到处都是。形容景象壮观、美丽或繁荣。
漠漠(mò mò)的意思:形容景色模糊、朦胧不清。
啼魂(tí hún)的意思:形容悲伤到极点,哭得非常伤心。
宵衣(xiāo yī)的意思:指夜晚穿的衣服,比喻虚有其表,外表光鲜而内在空虚的现象。
薪胆(xīn dǎn)的意思:指勇气和胆量。
腥风(xīng fēng)的意思:指战争、动乱时期的血腥氛围。
义烈(yì liè)的意思:义烈指的是忠诚正直,有勇有义的品质。
殷忧(yīn yōu)的意思:极度忧虑,非常担心
至尊(zhì zūn)的意思:最高、最尊贵的地位或身份。
- 鉴赏
这首诗《闻变(其一)》是明代诗人陈邦彦在听到变故时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国家危难的深切忧虑和对先贤遗泽的追思。
首联“漠漠腥风动蓟门,鼓鼙声死日黄昏。”描绘了战乱的景象,腥风弥漫,鼓鼙之声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凄厉,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悲壮。
颔联“殷忧共忆宵衣久,遗泽犹闻血诏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深重忧患的共鸣,以及对先帝遗泽的怀念。宵衣旰食,形容勤于政务,这里借以表达对先帝勤政爱民精神的追忆。血诏存,可能是指先帝的遗诏或某种重要指示,强调了先帝的遗泽仍然影响着后世。
颈联“满目河山留义烈,故宫黎庶逐啼魂。”描述了河山依旧,但满目疮痍,人民生活在痛苦之中。故宫,这里可能指代皇宫,象征着国家的中心,而黎庶则代表了普通百姓。啼魂,形容百姓哀痛欲绝的心情。
尾联“江流不尽敷天耻,薪胆凭将献至尊。”表达了诗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洗刷国家的耻辱,将自己视为国家的薪火,为君王(至尊)奉献一切。江流不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长河,也寓意着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坚持。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描绘战乱景象、回忆先帝遗泽、关注民生疾苦以及表达个人报国之志,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理想抱负的执着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