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幡藏中言,于兹可唤渡。
阁影施崚嶒,诸峰借丹雘。
枝樛幄成结,涧古藤堪度。
冰冱(bīng hù)的意思:形容水面结冰。
拊石(fǔ shí)的意思:拍打石头,比喻虚构事物。
不盈(bù yíng)的意思:不满足,不足够。
成结(chéng jié)的意思:指事物达到一定程度,形成稳定的状态或关系。
丹雘(dān wò)的意思:形容人的脸色红润如丹,神采奕奕。
介然(jiè rán)的意思:形容态度端正、坚定不移。
泠泠(líng líng)的意思:形容风声、水声等清脆悦耳。
盘石(pán shí)的意思:盘石是指坚固如石头的支持或保护,比喻稳定可靠的支持或坚实的基础。
韶护(sháo hù)的意思:保护、护持
深洞(shēn dòng)的意思:形容非常深的洞穴或深不可测的事物。
爽然(shuǎ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舒畅。
阳崖(yáng yá)的意思:阳崖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指的是阳光照耀的崖壁。它用来形容阳光明媚、光明正大的景象。
迤逦(yǐ lǐ)的意思:形容曲折迂回,蜿蜒曲折。
阴壑(yīn hè)的意思:指暗中进行的阴谋诡计。
于兹(yú zī)的意思:此时此地;在这里
云路(yún lù)的意思:指在云中飞行的路程,比喻行程遥远。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深入山洞,探寻幽静之美的过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元素,如山、石、峰、云、阁、藤、石等,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首句“迤逦山深洞”,以“迤逦”形容行进路线的蜿蜒曲折,暗示了探索的艰难与神秘。接着,“盘石不盈步”则描绘了山路上石头密集,步步为营的情景,增加了旅途的艰险感。
“欲幡藏中言,于兹可唤渡”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活动相结合,通过“幡”和“渡”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中的探索与沟通,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蕴含着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
“阁影施崚嶒,诸峰借丹雘”描绘了阁楼的影子投射在峻峭的山峰上,以及山峰借用了色彩斑斓的画笔,形象地表现了阁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回屐探薜门,介然见云路”则展示了作者在探索过程中,通过回转的木屐声,找到了通往云端之路的秘密门户,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和发现。
“阳崖纳绮照,阴壑含冰冱”描绘了阳光下的山崖如同织锦般美丽,而阴暗的山谷则充满了寒冷与凝固,对比鲜明,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枝樛幄成结,涧古藤堪度”通过枝条交织形成的密林和古老的藤蔓,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古老之美,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敬畏。
“拊石何泠泠,爽然若韶护”最后两句,通过触摸岩石时发出的清脆声响,以及这种声音带来的清新舒爽之感,仿佛是大自然的守护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深深敬仰和喜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探索精神的颂扬,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古树不知年,清阴团老屋。
几案无纤埃,图书犹满轴。
欢言数晨夕,幽兴日相逐。
丛桂正留人,池荷有馀馥。
石上烹寒泉,茶烟冒新竹。
平台浥西爽,晴翠黏衣服。
樊迟请学圃,曹刿鄙食肉。
但得十双田,奚比九州牧。
吏隐不可兼,安閒即是福。
悠悠西岭云,采采东篱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