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巧妙地将音乐与舞蹈之美,以及乡音与故土之思融为一体,展现了浓厚的文化情感和艺术氛围。
“笛曲吹开九面云”,以笛声为引子,仿佛能穿透云层,展现出音乐的魔力和深远。这里的“九面云”并非实指,而是借喻,象征着音乐能够跨越时空,触及心灵深处。
“看舞袖频翻,风流当忆长沙国”,通过描绘舞者轻盈翻飞的衣袖,营造出一种飘逸、灵动的舞蹈景象。同时,提到“长沙国”,不仅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让人联想到长沙的历史文化名城形象,以及其中蕴含的风流韵事。
“家山共此三湘水”,将观众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连,强调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三湘水,泛指湖南地区的主要河流,这里用以象征家乡的山水,表达了无论身在何处,心中永远牵挂故乡的情怀。
“听乡音无改,雅调如翻渔父词”,最后两句则聚焦于语言和音乐的共鸣。乡音不改,意味着即使远离家乡,那份熟悉的语言仍然能触动人心,唤起对家乡的回忆。而“雅调如翻渔父词”,则是对表演艺术的高度赞誉,将表演比作渔父的诗歌,既体现了艺术的高雅,又寓意着表演如同渔父般贴近生活,充满智慧与哲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舞蹈、乡音和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家乡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人文关怀的艺术场景,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追求和对故土的深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丰草六章
萋萋丰草,漠漠长林。裴回昕夕,实慰我心。
往哲是模,岂繄自今。顾瞻飞鸟,爰写鸣琴。
丰草萋萋,长林漠漠。裴回昕夕,我心既穫。
火耨刀耕,资用匪薄。时乎不遇,考槃斯托。
炎疢既消,景物斯和。招从邻曲,幽事实多。
晤言诜诜,遂及笑歌。今我不乐,来日如何。
得失之际,宣尼有言。苟能衡命,不讳执鞭。
庸知所好,淡薄自耑。优哉悠哉,聊以永年。
孰是保躯,而非明哲。漱彼清泠,荫此嘉樾。
心遥晷驶,言念綦切。巧者劳劳,我任其拙。
舍生徇物,岂情所宜。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饥则待炊,閒当命卮。寤寐无忝,庶其免而。
《丰草六章》【明·区怀年】萋萋丰草,漠漠长林。裴回昕夕,实慰我心。往哲是模,岂繄自今。顾瞻飞鸟,爰写鸣琴。丰草萋萋,长林漠漠。裴回昕夕,我心既穫。火耨刀耕,资用匪薄。时乎不遇,考槃斯托。炎疢既消,景物斯和。招从邻曲,幽事实多。晤言诜诜,遂及笑歌。今我不乐,来日如何。得失之际,宣尼有言。苟能衡命,不讳执鞭。庸知所好,淡薄自耑。优哉悠哉,聊以永年。孰是保躯,而非明哲。漱彼清泠,荫此嘉樾。心遥晷驶,言念綦切。巧者劳劳,我任其拙。舍生徇物,岂情所宜。一丘一壑,自谓过之。饥则待炊,閒当命卮。寤寐无忝,庶其免而。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0767c67e55ac378378.html
罗山浮山歌
我本高蹈山林客,一生好探神仙宅。
兹山并挺南斗傍,不意昔遭巨灵擘。
神人驱之海上来,神物复合终难辟。
熊咆龙吟山鬼灭,瑶池上界无人迹。
我欲因之弄山月,倚石迷花坐叹息。
逸翮迅足羡远游,笙鹤相迎山之侧。
举身便觉三天近,我名想在丹台籍。
- 诗词赏析